骨折了需要打石膏吗

一、骨折后打石膏的适用情况

骨折后是否需要打石膏需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判定,一般而言,对于骨折端稳定、无明显移位的骨折,如某些四肢长骨的裂纹骨折、稳定性的关节周围骨折等,通常可采用石膏固定。此外,在骨折复位后,为维持复位后的位置,也常使用石膏进行外固定。例如,桡骨远端骨折经手法复位后,多会采用石膏托固定以保持骨折端的对位对线。

二、石膏固定的作用

1.制动与稳定:石膏固定能限制骨折部位的异常活动,防止骨折端移位,为骨折愈合提供稳定的环境。例如,上肢骨折打石膏后可避免骨折部位因手臂活动而再次错位,保障骨折按正常轨迹愈合。

2.减轻疼痛:固定后减少骨折端的移动,从而减轻因骨折断端摩擦等引起的疼痛,使患者舒适度增加。

三、不同人群骨折打石膏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骨骼具有较强可塑性,部分骨折可通过石膏固定恢复,但需密切关注石膏松紧度及骨折愈合情况。由于儿童新陈代谢快,骨折愈合相对较快,但也要避免石膏过紧影响血液循环,需定期复查调整石膏。例如,儿童前臂骨折打石膏后,要观察手指血运、颜色及活动情况,防止因石膏过紧导致缺血性肌挛缩等并发症。

(二)老年人

老年人常合并骨质疏松等情况,骨折后打石膏时要特别注意石膏固定的牢固性及舒适度。要定期检查石膏是否松动,同时考虑老年人可能存在的基础疾病对骨折愈合及石膏固定的影响,如糖尿病患者需注意石膏部位皮肤护理,防止出现压疮等问题。

(三)特殊部位骨折

如脊柱骨折一般不首选石膏固定;而对于某些手部、足部的骨折,石膏固定需根据具体骨折类型精准塑形,以更好地恢复关节功能和维持骨折位置。

四、不打石膏的情况

若骨折为不稳定性骨折,如骨折端明显移位、粉碎性骨折等,可能需要通过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此时则不需要打石膏。另外,开放性骨折在清创前一般也不采用石膏固定,需先处理伤口等情况后再根据后续恢复情况决定是否需要石膏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