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的治疗
观察等待:适用于无症状的肌瘤,尤其是近绝经期女性。因为绝经后肌瘤多可萎缩。需定期(3-6个月)进行妇科检查及超声检查,监测肌瘤大小、症状变化等情况。对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不宜手术的患者也可选择此方法。
药物治疗: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可抑制雌激素水平,使肌瘤缩小,缓解月经过多等症状,但停药后肌瘤可复发。一般应用不超过6个月,长期使用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适用于手术前缩小肌瘤体积、改善贫血等情况,以及接近绝经的患者过渡到自然绝经。
-米非司酮:可作为术前用药或提前绝经使用,但长期使用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手术治疗:
-肌瘤切除术: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经腹、经腹腔镜或经宫腔镜进行。对于单个或多个肌瘤,可切除肌瘤保留子宫。
-子宫切除术:适用于无生育要求、肌瘤较大、症状明显且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分为全子宫切除和次全子宫切除,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对于年轻或有保留宫颈需求的患者可考虑次全子宫切除,但术后仍需定期复查宫颈情况。
子宫囊肿的治疗
生理性囊肿:如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多可自行消失,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定期复查超声观察囊肿变化即可,通常观察2-3个月经周期后再复查超声。对于育龄期女性,若囊肿较小且无症状,可先观察。
病理性囊肿:
-手术治疗:
-卵巢囊肿剥除术:适用于年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通过手术剥除囊肿保留卵巢组织。
-患侧卵巢切除术或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适用于囊肿较大、疑有恶变或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对于年龄较大、囊肿性质倾向于恶性的患者,可能需要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
-药物治疗:对于一些炎性囊肿,可在医生评估后考虑使用抗生素治疗,但需明确是炎性囊肿后再针对性用药,一般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在治疗选择上有差异。例如,年轻女性有生育要求时,子宫肌瘤治疗更倾向于保留子宫的术式;对于绝经后的女性,子宫囊肿若为生理性可观察,若为病理性且无生育要求则可考虑子宫切除术等。生活方式方面,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恢复等,但对于疾病本身的影响主要是辅助性的。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在选择药物治疗时需考虑药物对血糖等指标的影响,在手术时也需做好血糖等指标的管理。儿科方面,子宫相关疾病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及以上女性,儿科一般不涉及,但需注意青少年女性的心理关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