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镜检查怎么做

一、检查前准备

1.患者准备

-病史询问:需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是否有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例如是否有哮喘病史,因为哮喘患者在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气道痉挛等情况;是否有心脏病史,如冠心病等,这对于评估检查风险很重要。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儿童可能需要特别关注既往是否有气道异物等情况,成人则要关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病史。

-签署知情同意书:向患者及家属具体分析支气管镜检查的目的、过程、可能出现的风险等,让其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禁食禁水:一般检查前6-8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以防止检查过程中发生呕吐误吸。儿童患者要根据年龄严格控制禁食禁水时间,避免因禁食禁水不充分导致误吸风险增加。

-药物调整:如果患者正在使用抗凝剂等药物,需要根据病情评估是否需要调整药物,例如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的患者,可能需要暂停用药一段时间,但具体要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凝血功能及病情权衡利弊。

2.器械准备:准备好支气管镜设备,确保其性能良好,同时准备好相关的辅助器械,如活检钳、细胞刷等。

二、检查过程

1.麻醉

-局部麻醉:通常采用咽喉局部麻醉,成人一般使用2%-4%的利多卡因喷雾,让患者分次喷雾咽喉部,每次喷雾后让患者屏住呼吸几秒,以达到良好的麻醉效果。儿童患者由于配合度较差,可能需要在镇静下进行麻醉,麻醉药物的选择和剂量要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精确计算,以确保安全有效的麻醉。

2.进镜

-体位:患者一般取仰卧位,肩部垫高,头向后仰,使口、咽、气管基本在一条直线上。儿童患者要保持舒适且易于操作的体位,可能需要有专人固定头部等部位以保证进镜顺利。

-进镜操作:医生将支气管镜经鼻腔或口腔插入,缓慢通过咽喉部进入气管、支气管。在进镜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对于儿童患者,由于气道较窄,操作要更加轻柔、精准,随时注意观察患儿的反应,如是否出现呼吸急促、血氧下降等情况。

3.检查观察

-观察气道情况:通过支气管镜观察气管、支气管的黏膜情况,有无充血、水肿、新生物、狭窄、异物等。可以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详细观察,例如发现肺部有阴影的患者,通过支气管镜观察相应支气管内的情况,判断病变是来源于支气管本身还是肺实质病变累及支气管等。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儿童的气道发育特点不同,观察重点可能有所不同,如儿童气道异物的观察等。

-取材:如果发现病变需要取材进行病理检查等,会使用活检钳等器械取组织标本,或者用细胞刷获取细胞标本。例如怀疑支气管肺癌的患者,通过支气管镜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诊断。

三、检查后护理

1.一般护理

-禁食禁水观察:检查后患者需禁食禁水2小时,防止误吸。儿童患者要密切看护,避免其在禁食禁水期间哭闹等导致误吸。

-生命体征监测: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尤其是检查后前几个小时,观察是否有出血、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儿童患者要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频率,因为儿童病情变化相对较快。

2.并发症观察与处理

-出血:如果患者出现痰中带血一般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出现大量咯血等情况要及时处理。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观察其咯血量及一般状况,及时报告医生进行相应处理。

-气胸:如果患者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要考虑气胸的可能,需及时进行胸部X线等检查,少量气胸可观察,大量气胸则需要进行胸腔闭式引流等处理。儿童患者气胸的表现可能不典型,更需要密切观察。

-发热:检查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低热,一般为吸收热,如果体温超过38.5℃或伴有其他感染症状要考虑感染等情况,进行相应处理。

总之,支气管镜检查是一个需要严格操作规范、全面考虑患者各方面因素的医疗操作,从检查前准备、检查过程到检查后护理都要细致入微,以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