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腰椎退行性病变什么叫腰椎退行性

腰椎退行性病变是指腰椎自然老化、退化的生理病理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腰椎间盘逐渐退变,弹性和抗负荷能力也逐渐下降,容易出现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椎管狭窄等问题。

1.腰椎间盘突出:

定义: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病因: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是基本因素;损伤;遗传因素;腰骶先天异常等。

症状:腰痛、下肢放射痛、马尾神经症状(大、小便障碍,鞍区感觉异常)等。

治疗:初次发作或症状较轻,病程较短者,休息后症状可自行缓解者,一般采用保守治疗,包括按摩,针灸,理疗,推拿等。如果症状较为严重,或保守治疗无效,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2.骨质增生:

定义:又称增生性骨关节炎,是由于构成关节的软骨、椎间盘、韧带等软组织变性、退化,关节边缘形成骨刺,滑膜肥厚等变化,而出现骨破坏,引起继发性的骨质增生,导致关节变形,当受到异常载荷时,引起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病因:原发性骨关节病的基本病因是,人体成熟后的逐渐老化及退行性变,在骨关节方面的表现。继发性骨关节病是指因某种已知原因,例如外伤、手术或其他明显因素而导致的软骨破坏,或关节结构改变。

症状:好发于颈椎、腰椎、膝关节、足跟等部位。颈椎骨质增生主要表现为颈项部有强硬的感觉、活动受限、颈部活动有弹响声,疼痛常向肩部和上肢放射,手和手指有麻木、触电样感觉,可因颈部活动而加重。腰椎骨质增生主要表现为腰部僵硬、疼痛、有压痛及叩击痛,腰椎间盘退变,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唇样骨赘形成,也会压迫神经根,出现腰痛及下肢放射痛。

治疗:对骨刺形成、症状不严重者可不作处理,可服用止痛剂、维生素B族、短程皮质类固醇激素等,对症状缓解有一定帮助。痛点局限时,可局部注射醋酸强地松龙、能明显缓解疼痛。

3.椎管狭窄:

定义:各种原因引起的椎管各径线缩短,压迫硬膜囊,脊髓或神经根,从而导致相应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

病因:可由先天性(发育性)和后天性(获得性)因素所致。

症状:早期症状一般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下肢无力、沉重、疼痛、麻木、易疲劳、僵硬、不灵活、间歇性跛行,严重时可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

治疗:症状较轻者,可采用保守治疗,包括休息、理疗、按摩、药物等。如果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无效,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总之,腰椎退行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生率逐渐升高。对于腰椎退行性病变,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可有效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姿势,适当锻炼,也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