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热是由回归热螺旋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经常见于以下情况:
一、虱传回归热
流行病学因素:主要通过体虱传播,在卫生条件差、人群密集且有体虱滋生的环境中易流行,多见于贫困、卫生条件落后的地区,年龄、性别方面无明显特定偏好,但生活在不良卫生环境中的人群风险较高,有体虱接触史的人群更易感染。
病理机制:回归热螺旋体通过体虱叮咬皮肤破损处进入人体,在血液中大量繁殖,引起发热等一系列症状,螺旋体的抗原变异可导致发热呈周期性发作。
二、蜱传回归热
流行病学因素:通过软蜱传播,多发生在蜱栖息的地区,如山区、丘陵地带,人群因进入蜱生存环境而有感染风险,不同年龄、性别均可发病,经常进入蜱活动区域的人群,如户外工作者、登山爱好者等感染风险相对较高。
病理机制:蜱叮咬人体时将回归热螺旋体传入体内,螺旋体在血液中繁殖引发疾病,其发病机制与虱传回归热类似,但传播媒介为蜱。
回归热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对于有体虱或蜱接触史且出现发热等疑似回归热症状的人群,需高度警惕,及时排查。同时,改善生活卫生环境,减少体虱和蜱的滋生与接触是预防回归热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