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危象是危及生命的危急重症之一,确诊后需及时治疗。其临床表现复杂,在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精神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等方面均有突出体现。
一、消化系统:会有吸收不良与电解质紊乱等相关症状出现,在原本厌食、腹胀、腹泻基础上,还会产生恶心、呕吐,而腹泻和呕吐可引发水电解质紊乱,进而导致皮褶增多、眼窝凹陷、头疼、头晕等状况。
二、循环系统:表现为脉搏细弱、皮肤干冷、心率异常(过缓或过快)、血压过低,甚至可能休克,还会出现低血糖乃至低血糖昏迷。
三、精神神经系统:呈现头痛、精神萎靡、嗜睡、抽搐、神志不清等症状,部分患者会有高热或低体温现象。
四、呼吸系统:患者会有呼吸困难、胸闷、气短、喘息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致使缺氧,出现口唇、甲床、皮肤紫绀。
垂体危象发生后,除积极治疗原发病因外,还要积极开展激素替代治疗与对症处理,比如纠正低血糖、低血压、低血钠等,有感染者需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要禁用或慎用麻醉剂、镇静剂、催眠药、降糖药,重点在于抢救低血糖、低血钠、低血压,维持生命体征并解除病因。
总之,垂体危象病情凶险,需准确识别其症状表现,及时进行全面且有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