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一下副伤寒的症状

副伤寒病是由副伤寒甲、乙、丙杆菌引发的一组细菌性传染病,不同种类的副伤寒杆菌导致的症状稍有差异。要及时前往感染科就医以明确病因。

一、副伤寒甲:在我国,成人的副伤寒病以副伤寒甲居多。患者肠道病变相对表浅,但范围较广泛,能波及到结肠。潜伏期较短,通常为2至15天。起病时往往有腹痛、腹泻、呕吐等急性胃肠炎症状,2至3天后会有所减轻,接着体温上升,呈现出发热、神情淡漠、畏寒、寒战、玫瑰皮疹等伤寒样症状。体温波动较大,热程较短,大概3周。皮疹出现相对较早,稍大且颜色较深,数量稍多可遍布全身。复发率较高,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较少,病死率较低。

二、副伤寒乙:儿童中副伤寒乙较为常见,症状与副伤寒甲类似。潜伏期一般为8至10天,热程通常是2周左右。

三、副伤寒丙:可表现为脓毒血症型、伤寒型或急性胃肠炎型,其中以脓毒血症型更为多见。临床表现较为复杂,起病很急,寒战且体温迅速上升,热型不规律,热程为1至3周。可能出现迁徙性化脓病灶,以肺部、骨骼及关节等部位的局限性化脓灶较为常见,肠出血、肠穿孔较为少见。

患者入院后,需按照肠道传染病常规进行消毒隔离。临床症状消失后,应每隔5至7天送粪便进行细菌培养,连续2次阴性才可解除隔离。发热期患者应卧床休息,退热后2至3天可在床上稍作活动,退热后1周才由轻度活动逐渐过渡至正常活动量。

总结提示:副伤寒病有不同类型,各有特点,要重视诊断和治疗,患者入院后的隔离和护理措施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