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由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在治疗方面没有特异性手段,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具体如下:
一、一般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多喝温开水、温热果汁。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尿量变化,不能进食或病情较重的患者要及时补充热量,确保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尤其要注意给低钠血症患者补充钠离子。高热者可先进行物理降温,必要时使用药物退热。
1.卧床休息:有助于患者体力的恢复,减少身体的消耗。
2.饮食调整: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容易消化吸收,不会给肠胃带来过多负担。
3.补充热量等:保证身体正常运转所需。
二、特殊治疗:如果有明显出血或血小板明显降低(如低于30×10^9/L),可输血浆、血小板;中性粒细胞严重低下(如低于1×10/L)时建议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另外,适当使用利巴韦林对抗病毒可能有一定疗效,若继发细菌感染和真菌感染应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同时注意基础疾病的治疗。
1.输血治疗:可改善出血状况和提升血小板数量。
2.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帮助提升中性粒细胞数量。
3.利巴韦林:发挥一定的抗病毒作用。
4.抗生素治疗:有效应对继发感染。
三、其他注意事项:目前尚无证据表明糖皮质激素有治疗效果,应慎重使用。
总结概况提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治疗主要围绕对症支持,包括一般治疗的多方面措施以及根据具体情况的特殊治疗,同时要注意合理用药和处理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