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帮子那里酸痛,怎么回事

一、肌肉疲劳或过度使用

(一)年龄因素

儿童:若儿童长时间大声哭闹、咀嚼过硬食物(如硬糖等),可能导致腮帮子处肌肉疲劳酸痛。比如经常咀嚼较硬食物的儿童,其咀嚼肌可能因过度使用而出现酸痛。

成年人:长期用一侧牙齿咀嚼食物、长时间大张口说话(如教师授课时)、过度锻炼咀嚼肌(如频繁嚼口香糖)等,都可能引起腮帮子肌肉疲劳酸痛。例如经常嚼口香糖的成年人,咀嚼肌持续处于紧张收缩状态,易出现酸痛。

老年人:老年人牙齿磨损严重,咀嚼功能下降,可能会不自觉地加大咀嚼力度,导致腮帮子肌肉酸痛;另外,老年人肌肉本身弹性和力量下降,也更容易因肌肉使用问题出现酸痛。

(二)生活方式影响

饮食方面:经常进食需要大力咀嚼的食物,像牛肉干、甘蔗等,会使腮帮子部位肌肉负担加重,引发酸痛。如果饮食中这类食物占比过高,就会增加肌肉疲劳的风险。

口腔习惯:偏侧咀嚼习惯会导致一侧腮帮子肌肉过度使用,而另一侧得不到充分锻炼,长期下来就会造成两侧肌肉不平衡,引发酸痛。比如总是用右侧牙齿咀嚼的人,右侧腮帮子肌肉可能更易出现问题。

二、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一)年龄与性别因素

好发年龄:多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这个年龄段的人群社交活动多,咀嚼、说话等口腔活动频繁,颞下颌关节承受的压力较大,容易出现紊乱。

性别差异:女性发病率相对较高,可能与女性的一些生理特点有关,比如女性在经期、孕期等激素水平变化时期,颞下颌关节的稳定性可能受到影响,更容易发生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二)相关表现与机制

主要表现:除了腮帮子酸痛外,还可能伴有颞下颌关节弹响、张口受限等症状。其发病机制可能与颞下颌关节的结构异常、咬合关系紊乱、精神因素等有关。例如咬合关系不好,上下牙齿咬合时受力不均,会导致颞下颌关节受力异常,长期下来引发紊乱,出现腮帮子酸痛等症状。

三、牙齿问题

(一)龋齿

发病情况:如果腮帮子酸痛的同时,牙齿有龋洞,且龋洞较深接近牙髓,就可能引起腮帮子部位的牵涉痛。儿童由于口腔卫生习惯不佳等原因,容易患龋齿,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腮帮子酸痛等问题;成年人龋齿如果发展到一定程度,也会出现类似情况。

机制:龋齿导致细菌感染进一步发展,刺激牙髓神经,神经传导的疼痛信号可能会牵涉到腮帮子部位,引起酸痛感。

(二)智齿冠周炎

年龄因素:智齿萌出时间一般在18-25岁左右,所以这个年龄段的人群更容易发生智齿冠周炎。儿童一般不会长智齿,所以较少出现因智齿冠周炎导致腮帮子酸痛的情况。

表现与机制:智齿萌出不全时,牙龈瓣与智齿之间形成盲袋,容易积存食物残渣和细菌,引发炎症。炎症可扩散至腮帮子部位,导致腮帮子酸痛,同时可能伴有智齿周围牙龈红肿、疼痛、张口困难等症状。

四、其他可能因素

(一)感染性疾病

病毒感染:如流行性腮腺炎,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由腮腺炎病毒引起。除了腮帮子部位肿痛外,还可能伴有发热等症状。发病机制是病毒侵犯腮腺,引起腮腺的炎症反应,导致腮帮子酸痛。

细菌感染:腮腺区的细菌感染也可能导致腮帮子酸痛,比如化脓性腮腺炎,多发生于抵抗力低下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老年人等。细菌感染引起腮腺组织炎症,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包括腮帮子酸痛。

(二)神经系统问题

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的分支如果受到刺激,可能会引起腮帮子部位的放射性疼痛。这种疼痛通常比较剧烈,呈发作性。老年人由于神经退变等原因,可能更易发生三叉神经痛相关的腮帮子酸痛情况;而年轻人如果有头部外伤等情况损伤三叉神经,也可能出现此类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