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性脑缺血的诊断与治疗

一过性脑缺血,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其临床症状多样,这是由于累及不同脑血管所致,涵盖头晕、恶心、双下肢无力、复视、眼震、交叉性瘫痪、感觉障碍、构音障碍、意识障碍、吞咽困难、共济失调等(椎基底动脉系统),以及发作性的面瘫、肢体单瘫、偏瘫、一过性黑矇、失语等(颈内动脉系统),还有意识障碍、精神症状、半侧舞蹈样发作、短暂性全面遗忘症等不常见症状。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病因治疗、手术治疗。

一、药物治疗

1.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常用的有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等。

2.抗凝治疗,针对心源性栓塞导致的脑缺血,可使用华法林(早期经典用药)、新型抗凝剂(利伐沙班、达比加群等)等。

3.其他中成药:银杏叶、尼麦角林等。

二、病因治疗

要筛查脑血管病高危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脏疾病等,然后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比如日常要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对于有吸烟饮酒、生活不规律情况的患者,要进行戒烟限酒、规律生活的宣教。

三、手术治疗

若检查发现颈动脉、椎动脉狭窄,可进行血管成形术或血管内支架治疗。

总之,对于一过性脑缺血发作,需要明确症状表现,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病因及手术治疗等,以改善患者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