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肛肠疾病相关
(一)痔疮
1.内痔脱出:内痔发展到一定程度,排便时可脱出肛门外,若不能及时回纳,会导致肛门坠胀感。尤其是Ⅲ度、Ⅳ度内痔,脱出后局部血液循环受阻,炎症反应刺激周围组织,引起明显坠胀。多见于长期久坐、久站、便秘等人群,不同年龄、性别均可发病,男性相对女性可能因生活习惯等因素发生率稍高。
2.外痔炎症:结缔组织外痔若发生炎症水肿,或炎性外痔本身,会出现肛门坠胀、疼痛等症状。常因局部感染、摩擦等诱发,比如爱吃辛辣刺激食物、排便习惯不良的人群易患。
(二)直肠炎
1.感染性直肠炎:细菌、病毒等感染直肠黏膜,引起直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刺激直肠神经末梢,导致肛门坠胀,常伴有腹泻、黏液脓血便等。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不注意饮食卫生的人群更易感染发病,比如儿童可能因食用不洁食物感染,女性在月经期等特殊时期抵抗力下降也易发病。
2.溃疡性直肠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程较长,直肠黏膜弥漫性炎症,表现为肛门坠胀、腹泻、里急后重等。好发于青壮年,女性发病率相对男性可能有一定差异,具体机制与自身免疫紊乱有关。
二、盆底功能障碍相关
(一)盆底肌松弛
1.多产女性:经阴道分娩的女性,尤其是多次分娩者,盆底肌受到过度牵拉,导致盆底肌松弛,肛门周围组织支持力下降,出现肛门坠胀感。多见于生育年龄女性,多次妊娠分娩是主要诱因。
2.老年人群:随着年龄增长,盆底肌逐渐退变,盆底支持结构松弛,也会出现肛门坠胀。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盆底肌功能也不例外,男性和女性均可发生,女性相对更常见于绝经后。
三、其他因素
(一)肛周脓肿前期
肛周组织感染初期,炎症刺激周围组织,可能出现肛门坠胀感,随后局部会逐渐红肿、疼痛加剧,形成脓肿。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卫生习惯差的人群易患。
(二)结直肠肿瘤
1.直肠癌:肿瘤刺激直肠黏膜,引起便意频繁、肛门坠胀,还可伴有便血、大便变细等症状。好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长期高脂肪饮食、缺乏运动等生活方式是危险因素。
2.乙状结肠癌:肿瘤增大影响肠道功能,也可能出现肛门坠胀,同时有腹痛、排便习惯改变等表现。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群风险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