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规则出血是何原因

一、妊娠相关因素

(一)先兆流产

育龄期有性生活史的女性出现不规则出血需首先排除妊娠相关情况,先兆流产是常见原因之一。胚胎染色体异常是早期流产最常见的原因,约占50%-60%。孕妇若受到不良因素影响,如过度劳累、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等,可能引发子宫收缩,导致少量阴道出血,常为暗红色或血性白带,随后可能出现阵发性下腹痛或腰背痛。

对于有先兆流产迹象的孕妇,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若因接触有害物质导致,需尽快脱离相关环境。

(二)异位妊娠

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称为异位妊娠,以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胚胎种植在输卵管黏膜,导致输卵管妊娠部位破裂或流产,引起不规则阴道出血,一般量少呈点滴状,色暗红或深褐,少数患者阴道流血量较多,类似月经。患者多有停经史,随后出现下腹部隐痛或酸胀感,当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时,突感一侧下腹部撕裂样疼痛。

异位妊娠是妇科急腹症,需及时诊断处理,对于有停经史伴不规则出血的女性应高度警惕。

二、内分泌失调相关因素

(一)排卵障碍

青春期或围绝经期女性易出现排卵障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功能紊乱,导致无排卵或排卵不规律。子宫内膜在单一雌激素刺激下持续增生,缺乏孕激素拮抗,可引起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经量时多时少。

青春期女性若因学习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等导致排卵障碍,应调整生活方式,保持作息规律、心情舒畅;围绝经期女性出现此类情况,需注意监测激素水平变化,必要时可通过补充孕激素等调节月经。

(二)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主要特征为雄激素过高、持续无排卵、卵巢多囊改变。患者常出现月经失调,表现为月经稀发、闭经或不规则子宫出血,出血特点为月经周期延长,经量时多时少,甚至出现大量阴道出血。同时伴有多毛、痤疮、肥胖等表现。

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管理,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对于有生育要求者可进行促排卵治疗等。

三、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

(一)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黏膜下子宫肌瘤可引起子宫内膜面积增大,影响子宫收缩,导致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经量增多,也可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此外,浆膜下子宫肌瘤一般对月经影响较小,但当肌瘤发生红色变性时,可出现急性下腹痛伴发热等症状。

对于较小且无症状的子宫肌瘤,定期随访观察即可;对于有症状的子宫肌瘤,可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等选择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二)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局部内膜过度生长所致,由子宫内膜腺体、间质和血管组成。息肉可引起子宫内膜表面积增加及子宫收缩不良,导致月经间期出血、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阴道出血。多见于育龄期及围绝经期女性,通过妇科超声检查可初步诊断,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金标准。

较小的无症状子宫内膜息肉有自行消退可能,可定期复查;对于有症状的息肉,一般建议行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术。

(三)子宫内膜癌

多见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主要症状为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量一般不多;尚未绝经者可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紊乱。其发生与雌激素长期刺激子宫内膜、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有关。

对于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的女性,需高度重视,进行子宫内膜活检等检查以明确诊断,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

四、炎症相关因素

(一)子宫内膜炎

多发生于产后、流产后或宫腔操作后,病原体侵入子宫内膜引起炎症。患者主要表现为下腹痛、发热,伴有阴道不规则出血,分泌物增多且有异味。急性子宫内膜炎若治疗不及时可转为慢性,导致月经不规则等情况。

治疗上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同时注意休息,加强营养。

(二)宫颈炎

急性宫颈炎可由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起,主要症状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黏液脓性,可伴有接触性出血,表现为性交后或妇科检查后阴道少量出血,也可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慢性宫颈炎可表现为宫颈糜烂样改变、宫颈息肉等,也可能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

急性宫颈炎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选用相应抗生素治疗;慢性宫颈炎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物理治疗(如激光、冷冻等)或手术治疗。

五、其他因素

(一)全身性疾病

某些全身性疾病可影响凝血功能,导致不规则阴道出血,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于血小板减少引起凝血功能障碍,患者除有皮肤瘀点、瘀斑外,可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无规律的阴道出血。白血病患者由于骨髓造血功能异常,血小板生成减少,同时白细胞功能异常,易发生感染和出血,可出现包括阴道出血在内的多部位出血表现。

对于全身性疾病导致的阴道出血,需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针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进行止血、输血小板等治疗,白血病则需根据具体类型进行化疗等综合治疗。

(二)药物因素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可能导致不规则阴道出血,如长期服用避孕药,尤其是复方短效避孕药,若漏服或服用方法不正确,可能引起突破性出血,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另外,服用某些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等,也可能影响凝血功能,导致出血倾向增加,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

若因药物导致阴道出血,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对于服用避孕药的女性,应严格按照正确方法服药,避免漏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