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条:一是通过下胃管来减少胃液分泌,进而减少胰腺分泌,促使胰腺得以休息;二是应用生长抑素,同样能减少胰腺分泌,让胰腺获得休息,防止胰腺炎进一步恶化;三是使用止痛、解痉药,有益于胰腺休息,同时应用抗菌素,以预防胰腺周围的感染。此外,对于长期不能进食的患者需采用静脉高营养即肠外营养,保障病人生理、能量及蛋白质的需求。若出现肺功能障碍则要上呼吸机,出现肾功能衰竭要进行保肾治疗,而一旦出现局部并发症如胰腺周围脓肿,需进行相应的脓肿清除引流,以降低感染性休克的发生几率。
一、下胃管减少胃液分泌:通过置入胃管,可以将胃内的胃液引出,从而降低胃液量。胃液分泌减少后,对胰腺的刺激也会相应减少,这样就能让胰腺处于相对安静的状态,更好地进行自我修复和休息。
二、生长抑素的应用:生长抑素能够抑制胰腺的分泌功能,(1)可有效减少胰液的产生,避免胰腺持续受到刺激而加重病情,(2)为胰腺的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三、止痛、解痉药与抗菌素的使用:使用止痛、解痉药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和痉挛症状,(1)使胰腺能在相对舒适的状态下休息,(2)有助于病情的稳定。同时,抗菌素的应用能起到预防感染的作用,尤其是针对胰腺周围可能出现的感染进行有效防范。
四、静脉高营养:长期不能进食的情况下,患者的营养需求无法通过正常饮食来满足,(1)肠外营养可以提供足够的能量、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维持患者的基本生理需求,(2)保证患者有足够的体力来对抗疾病和促进恢复。
五、针对器官功能障碍和局部并发症的处理:当出现肺功能障碍时,上呼吸机能够辅助患者呼吸,保证氧气供应;出现肾功能衰竭时,及时的保肾治疗能延缓肾功能恶化。对于胰腺周围脓肿等局部并发症,进行脓肿清除引流能够清除感染灶,(1)减少感染的扩散和危害,(2)降低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总之,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通过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来促进胰腺恢复、预防感染和处理并发症,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