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泌尿系统疾病
1.膀胱炎
-病因及机制:细菌感染是常见原因,如大肠埃希菌等。女性尿道短宽,较男性更易患膀胱炎,但男性也可因不洁性生活、前列腺增生等导致膀胱炎。炎症刺激膀胱黏膜,引起下腹部疼痛,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例如,有研究表明,大肠杆菌感染是男性膀胱炎的主要病原菌之一,约占相关感染的一定比例,炎症反应会使膀胱黏膜敏感性增高,出现疼痛等不适。
-年龄与生活方式影响:中老年男性若有前列腺增生等基础疾病,会增加膀胱炎的发病风险。长期憋尿、不注意个人卫生等不良生活方式也会诱发膀胱炎。
2.尿道炎
-病因及机制:多由淋球菌或非淋球菌(如衣原体、支原体)感染引起。不洁性行为是重要诱因,病菌感染尿道后,导致尿道黏膜炎症,炎症刺激可引起下腹部疼痛,同时伴有尿道分泌物增多、尿道灼热感等。比如,淋球菌性尿道炎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感染后会出现典型的尿道脓性分泌物及下腹部不适等症状,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相对症状可能稍轻,但也会引起下腹部疼痛等表现。
-年龄与生活方式影响:中青年男性若有不洁性行为等不良生活方式,易患尿道炎。
3.输尿管结石
-病因及机制:肾脏形成的结石排入输尿管,造成输尿管梗阻。结石刺激输尿管黏膜,引起剧烈的下腹部绞痛,疼痛可向会阴部放射,还常伴有血尿、恶心、呕吐等症状。结石的形成与代谢异常、尿路梗阻等多种因素有关,男性相对女性更易患输尿管结石,可能与男性的生理结构及一些代谢特点有关。例如,代谢性因素导致尿液中某些成分过饱和,容易形成结石,当结石移动到输尿管时就会引发疼痛等症状。
-年龄与生活方式影响:中老年男性若存在代谢异常等情况,如高尿酸血症等,易患输尿管结石。长期饮水过少等不良生活方式也会增加输尿管结石的发病风险。
二、消化系统疾病
1.前列腺炎
-病因及机制:分为急性前列腺炎和慢性前列腺炎。急性前列腺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慢性前列腺炎病因复杂,可能与病原体感染、免疫异常、盆底神经肌肉活动异常等有关。前列腺发炎时,会引起下腹部、会阴部等部位疼痛,还可能伴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研究发现,慢性前列腺炎在男性中的发病率较高,其疼痛机制与炎症刺激前列腺周围的神经组织等有关。
-年龄与生活方式影响:青壮年男性是前列腺炎的高发人群,长期久坐、憋尿、酗酒、辛辣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前列腺炎的发病风险。
2.肠道疾病
-病因及机制:如结肠炎,可能由细菌、病毒感染或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肠道炎症导致肠道蠕动异常、黏膜受损,可引起下腹部疼痛,常伴有腹泻、腹胀、大便性状改变等症状。例如,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肠道疾病,可累及结肠等部位,男性也可发病,炎症刺激肠道会出现下腹部疼痛等表现。
-年龄与生活方式影响:各年龄段男性均可发病,长期饮食不规律、精神压力大等生活方式因素可能诱发肠道疾病导致下腹部疼痛。
三、其他疾病
1.腹股沟疝
-病因及机制:腹股沟区存在薄弱环节,腹腔内组织或器官通过薄弱区突出形成疝。男性腹股沟疝多为斜疝,当疝内容物(如肠管等)嵌顿或绞窄时,会引起下腹部剧烈疼痛,还可在腹股沟区摸到肿块。疝的形成与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力增高有关,男性由于腹股沟管的解剖特点等因素,相对易患腹股沟疝。例如,老年人腹壁肌肉萎缩,腹壁强度降低,易发生腹股沟疝,当疝内容物出现问题时就会导致下腹部疼痛。
-年龄与生活方式影响:中老年男性是腹股沟疝的高发人群,重体力劳动等增加腹内压力的生活方式会诱发腹股沟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