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指因脑血管病变引发的痴呆,过去称多发性梗死型痴呆,现因病理形态学研究发现除多发性脑梗死病变外还有其他脑血管病变而改称为血管性痴呆。它是常见痴呆,患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2%-4.2%,7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0.6%-1.2%,且发病率与年龄有关,男性多于女性。其危险因素不明,一般认为类似卒中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既往卒中史等。与阿尔茨海默病相比,认知功能受损明显,一定程度可预防,对治疗反应也更好,所以对可疑病例早期检测和准确诊断重要。血管性痴呆自然病程约5年,预期寿命比普通人群及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短。

一、血管性痴呆的定义:

血管性痴呆是由于脑血管病变导致的痴呆,过去曾被称为多发性梗死型痴呆,现在改称为血管性痴呆是因为发现了除多发性脑梗死性病变外的其他脑血管病变。

二、血管性痴呆的常见性:

它是一种常见的痴呆类型,其患病率在痴呆中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在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具有一定的患病率,且65岁以上人群和7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和发病率有所不同。

三、血管性痴呆的性别和年龄差异:

血管性痴呆在发病率上存在年龄差异,同时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

四、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

虽然具体的危险因素尚不清楚,但通常认为与卒中的危险因素类似,包含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和既往卒中史等。

五、血管性痴呆与阿尔茨海默病的比较:

其认知功能受损也很显著,但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且对治疗的反应优于阿尔茨海默病,这使得早期检测和准确诊断显得尤为关键。

六、血管性痴呆的病程和预期寿命:

自然病程约为5年,其预期寿命比普通人群甚至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都要短。

总结来说,血管性痴呆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痴呆类型,了解其定义、常见性、年龄性别差异、危险因素、与其他痴呆的比较以及病程和预期寿命等方面的信息,对于其诊断、预防和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