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干点轻活就浑身冒汗是怎么回事

一、生理性因素

(一)新陈代谢差异

不同个体新陈代谢速率有别,年轻人新陈代谢相对旺盛,比老年人更易在轻活后出汗,因新陈代谢快会产生更多热量,需靠出汗散热维持体温平衡;老年人新陈代谢减缓,轻活后出汗相对较少,但若本身身体素质差,也可能轻活后多汗,此为身体正常调节体温的方式。

(二)运动量与活动强度感知

对运动量适应度不同者,对轻活定义有差异,常从事重体力劳动者认为的轻活,对长期缺乏运动者可能较累,长期缺乏运动者身体机能在轻活时更易调动能量,进而通过出汗调节,是身体对相对陌生活动强度的应激反应。

(三)环境因素影响

在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环境中轻活,身体散热受限,更易出汗以蒸发散热维持体温;温度适宜、干燥环境中轻活后出汗相对较少,人体依环境自动调节出汗量来维持体温稳定。

二、病理性因素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致机体代谢率增高、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患者常怕热、多汗,轻活后易大量出汗,还可能伴心慌、手抖、体重减轻等症状,因甲状腺激素加速体内物质氧化分解产热多,需靠出汗散热,且交感神经兴奋影响汗腺分泌。

(二)低血糖

发生低血糖时,身体能量供应不足,交感神经兴奋释放肾上腺素等激素,可致出汗,轻活时易诱发低血糖发作,出现多汗、手抖、心慌、饥饿感等症状,是身体应对能量缺乏的应激表现。

(三)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

糖尿病病程较长者可能出现自主神经病变,影响汗腺神经调节,致汗腺分泌异常,轻活后易出汗,还可能伴体位性低血压等其他自主神经受累表现,因自主神经病变破坏对汗腺正常神经调控,使汗腺分泌失正常调节。

(四)结核病

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引发免疫反应,致身体低热、盗汗,轻活后盗汗可能更明显,还可能伴咳嗽、咳痰、乏力、消瘦等症状,是结核杆菌感染致身体消耗和免疫反应,引起体温调节和汗腺分泌异常。

(五)更年期综合征

女性更年期时,体内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致内分泌紊乱、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表现为多汗,轻活后易出汗,还可能伴潮热、心慌、失眠等症状,是雌激素变化影响身体体温调节和神经功能致出汗异常。

三、其他因素

(一)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服用后可致多汗副作用,如退烧药、抗抑郁药等,服用期间轻活可能加重出汗,是药物作用机体神经、内分泌等系统,影响正常出汗调节机制。

(二)体质因素

中医认为,气虚体质者卫外不固,易自汗,即稍活动就出汗,常伴气短、乏力等;阴虚体质者多盗汗,即夜间睡眠出汗,有时轻活后也可加重阴虚相关出汗,是从中医体质角度对出汗异常的解释,气虚固摄汗液能力减弱,阴虚虚热内生迫汗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