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东西时牙齿酸软是怎么回事

一、牙本质敏感

1.原因

-牙齿磨损:长期的咀嚼运动、不良的刷牙习惯(如用力横刷)等会导致牙齿表面的牙釉质磨损,牙本质暴露。牙本质中有牙本质小管,当受到外界刺激(如冷、热、酸、甜等)时,刺激可通过牙本质小管传导到牙髓,引起牙齿酸软。例如,长期食用坚果等硬物的人群,牙齿磨损相对明显,更容易出现吃东西时牙齿酸软的情况;青少年如果刷牙方法不正确,也可能导致牙齿磨损进而引发牙本质敏感。

-牙龈退缩:牙龈退缩会使牙根暴露,牙根表面没有牙釉质覆盖,牙本质直接接触外界刺激,从而出现吃东西时牙齿酸软。牙龈退缩的原因有很多,如牙周炎、不正确的刷牙方式、不良修复体等。牙周炎患者由于牙周组织遭到破坏,牙龈会逐渐退缩,常见于中老年人,但也有一些年轻人由于口腔卫生维护不佳等原因患上牙周炎,导致牙龈退缩。

-龋齿:龋病是细菌感染等因素导致牙齿硬组织被破坏的疾病。当龋病发展到中等深度或深龋时,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可刺激牙髓,同时龋洞使得牙齿在受到外界刺激时更容易传导敏感。比如儿童如果经常吃甜食且口腔卫生清洁不到位,就容易发生龋齿,进而出现吃东西时牙齿酸软的现象。

2.应对措施

-使用抗敏感牙膏:抗敏感牙膏中含有硝酸钾等成分,它可以阻塞牙本质小管,减少刺激传导到牙髓。对于牙本质敏感导致的牙齿酸软,长期使用抗敏感牙膏可能会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不同年龄的人群都可以使用,但儿童使用时要注意选择儿童专用的抗敏感牙膏,避免误吞。

-避免刺激食物:减少食用过冷、过热、过酸、过甜的食物,以降低对牙齿的刺激。例如,冬季要避免直接食用刚从冰箱取出的食物,夏季喝冷饮时尽量不要快速大口饮用。对于儿童来说,家长要引导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控制甜食的摄入。

-dental治疗(如脱敏治疗):如果牙齿酸软情况较为严重,可到口腔科进行脱敏治疗。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药物脱敏等方法,比如使用氟化钠等药物进行脱敏处理。对于成年人和儿童都可以进行脱敏治疗,但儿童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家长的配合,安抚儿童情绪,使其能够配合治疗。

二、牙周炎

1.原因

-菌斑、牙石堆积:口腔中的菌斑如果没有及时清除,会逐渐钙化形成牙石。牙石会持续刺激牙龈,导致牙龈发炎、出血,进而发展为牙周炎。菌斑和牙石的堆积是一个慢性过程,中老年人由于口腔卫生维护相对不如年轻人及时等原因,更容易出现菌斑、牙石堆积的情况,但青少年如果口腔卫生不良也可能患上牙周炎。例如,一些老年人牙齿清洁不彻底,牙齿表面会有大量的菌斑和牙石,引发牙周炎,出现吃东西时牙齿酸软等症状。

-全身因素:一些全身疾病也会影响牙周组织的健康,如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牙周感染,且牙周炎的病情往往比较严重,容易出现牙齿酸软等症状。糖尿病患者无论年龄大小,都需要积极控制血糖,同时注意口腔卫生,预防牙周炎的发生和发展。

2.应对措施

-牙周基础治疗:包括洗牙(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等。洗牙可以去除牙龈上的菌斑、牙石,龈下刮治则是去除牙龈以下的牙石和菌斑。对于牙周炎患者,这是首要的治疗措施。不同年龄的患者都可以进行牙周基础治疗,但老年人如果有全身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前需要告知医生病情,以便医生评估治疗风险。

-控制全身疾病:如果是由全身疾病引起的牙周炎,如糖尿病,需要积极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要遵循糖尿病的治疗方案,包括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治疗等,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有助于牙周炎的治疗和预防复发。儿童如果患有影响全身健康的疾病,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就医,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同时注意口腔卫生维护。

三、牙齿隐裂

1.原因

-咬合创伤:不正常的咬合关系,如牙齿有早接触点、偏侧咀嚼等,会使牙齿承受过大的咬合力,从而导致牙齿隐裂。长期偏侧咀嚼的人群,两侧牙齿受力不均衡,容易出现牙齿隐裂。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长期的偏侧咀嚼都可能引发牙齿隐裂,例如一些习惯用一侧牙齿咀嚼食物的人,该侧牙齿更容易出现隐裂,进而出现吃东西时牙齿酸软的情况。

-温度变化:突然的温度变化也可能导致牙齿隐裂,虽然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但也有一定可能性。比如从高温环境突然进入低温环境,牙齿受到温度冲击,可能引发隐裂。不同年龄的人群都可能因为温度变化而导致牙齿隐裂,但相对来说,牙齿本身有一定磨损等情况的人群更易发生。

2.应对措施

-调整咬合:如果是咬合创伤导致的牙齿隐裂,需要到口腔科进行咬合调整。医生会通过调磨牙齿的早接触点等方法,减轻牙齿的咬合力负担。对于儿童来说,如果是因为不良的咬合习惯导致牙齿隐裂,家长要引导儿童纠正不良习惯,比如改变偏侧咀嚼等。

-根据隐裂情况治疗:如果牙齿隐裂较轻,可以进行充填治疗等;如果隐裂较深,可能需要进行根管治疗后做全冠修复等。医生会根据牙齿隐裂的具体程度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不同年龄的患者在治疗时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儿童在治疗过程中要配合医生,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