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理性因素导致的小孩发抖
1.寒冷刺激:小孩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当处于寒冷环境中时,皮肤受到低温刺激,机体通过肌肉不自主发抖来产生热量以维持体温,此时需注意为小孩增添衣物、调节室内温度至适宜范围。
2.情绪影响:小孩在紧张、恐惧、兴奋等强烈情绪状态下,也可能出现发抖表现,这是神经情绪反应引发的肌肉短暂异常活动,通过安抚小孩情绪可缓解。
二、病理性因素导致的小孩发抖
1.发热初期:当小孩感染病原体等原因引起发热时,体温上升阶段机体先通过肌肉发抖产热,随后体温才会升高,此时需密切监测体温,若体温超过38.5℃等需根据情况处理(仅提及情况,不涉及具体用药指导)。
2.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可出现肌肉抽搐样发抖,常伴有意识丧失、双眼上翻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进行脑电图等检查明确诊断;另外,颅内病变等也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异常引发发抖,需进一步排查神经系统相关病因。
3.电解质紊乱:例如低钙血症,血钙降低会使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发抖、手足抽搐等表现,需要检查血钙等电解质指标来明确,必要时进行相应纠正电解质紊乱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