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指建立人工气道(如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接受机械通气治疗48小时后至拔管后48小时内出现的肺炎。

其主要病因是患者在接受机械通气后,呼吸道的防御功能受到抑制,容易导致细菌感染。此外,使用呼吸机的过程中,还可能会将口腔、咽部的定植菌误吸入肺部,以及医护人员的操作不当等因素,也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当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时,会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在治疗方面,首先要加强护理,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其次,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注意营养支持,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为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加强手卫生。此外,还需要定期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护理,及时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可以使用预防性抗生素。

总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需要医护人员和患者共同努力,做好预防和治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