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肛门里边疼的常见原因
(一)肛肠疾病相关
1.肛裂
-成因:多因便秘,干硬粪便排出时撑裂肛管皮肤所致。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尤其多见于长期便秘的人群。比如一些老年人因胃肠蠕动慢,容易便秘,就较易引发肛裂。女性在妊娠期,由于盆腔压力增加等因素,也可能出现肛裂情况。
-疼痛特点:排便时疼痛明显,呈刀割样或烧灼样,排便后有短暂缓解,随后因肛门括约肌痉挛会出现长时间的剧烈疼痛,疼痛还可放射至臀部、会阴部等部位,同时伴有便血,便血颜色鲜红,量一般不多。
2.痔疮
-内痔嵌顿:当内痔发展到一定程度,脱出肛门外不能回纳时,就会发生嵌顿。多见于有多年痔疮病史且未规范治疗的人群,比如一些长期久坐、便秘的痔疮患者。
-疼痛表现:肛门里边疼较为剧烈,还可伴有肛门肿胀、脱出物不能回纳等表现。若嵌顿时间较长,还可能出现坏死、感染等情况。
-外痔炎症:结缔组织外痔、炎性外痔等,当发生炎症时也会导致肛门里边疼。常因久坐、久站、劳累等因素诱发,比如一些从事久坐工作的人,如办公室职员,就较易出现外痔炎症。疼痛程度不一,一般为胀痛、灼痛等,可伴有肛门异物感。
3.肛周脓肿
-成因:主要是肛腺感染引起,多发生于青壮年人群。比如一些免疫力较低的人,或者不注意肛门卫生的人群,容易发生肛腺感染进而形成肛周脓肿。
-疼痛特点:肛门里边持续剧烈疼痛,疼痛呈跳动性,逐渐加重,病变处有明显的红肿、硬结,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体温可升高至38℃-39℃甚至更高,随着脓肿的发展,疼痛会更加剧烈,当脓肿自行破溃后,疼痛可暂时缓解,但易形成肛瘘。
4.直肠炎
-成因:多种因素可引起,如感染(细菌、病毒等感染)、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等)、放射性损伤等。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比如长期服用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的人群易发生感染性直肠炎;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则是炎症性肠病相关直肠炎的常见人群。
-疼痛表现:肛门里边疼痛,多为隐痛、胀痛,还可伴有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总有排便不尽感)等症状,腹泻程度不一,可为稀便、水样便等。
(二)其他系统疾病相关
1.盆腔炎
-成因:女性盆腔内生殖器官及周围组织发生炎症,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如衣原体、淋病奈瑟菌等感染。常见于性活跃的育龄女性,尤其是有不洁性生活史、多个性伴侣的女性。
-肛门里边疼特点:除了下腹部疼痛外,可伴有肛门里边坠胀、疼痛,疼痛程度因病情轻重而异,还可伴有白带增多、异常阴道出血、发热等症状,发热多为低热,体温在37.5℃-38.5℃左右。
2.泌尿系统疾病
-输尿管下段结石:结石向下移动时可刺激输尿管末端,疼痛可放射至会阴部、肛门周围,引起肛门里边疼。各年龄段均可发生,男性略多于女性,常与饮水少、尿液浓缩等因素有关。疼痛较为剧烈,呈绞痛样,可伴有血尿、尿频、尿急等症状,血尿可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
二、需要警惕的情况
如果肛门里边疼同时伴有以下情况,需高度警惕:
疼痛剧烈且持续不缓解,伴有高热、寒战等全身中毒症状,可能是肛周脓肿病情加重或出现其他严重感染情况。
伴有大量便血,且便血颜色暗红、量较多,可能是肠道内较严重的病变,如肠道肿瘤等,这种情况在中老年人群中需尤其注意,因为肠道肿瘤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女性患者伴有月经紊乱、阴道异常分泌物等,需考虑妇科疾病相关可能,进一步排查。
总之,肛门里边疼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当出现肛门里边疼的情况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如肛门指诊、肛门镜检查、直肠指检、盆腔超声等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