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糖尿病早期的症状
1.多饮
-血糖升高会使血浆渗透压增高,刺激口渴中枢,导致患者出现口渴多饮的症状,即使大量饮水也难以缓解。例如,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超过肾糖阈时,葡萄糖从尿液排出,带走大量水分,机体为了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就会通过增加饮水来补充丢失的水分。
-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表现可能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成年糖尿病患者多饮症状较为明显,儿童糖尿病患者可能因表达能力有限,家长需密切观察其是否有异常多饮表现。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或肥胖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出现多饮症状更应警惕糖尿病。
2.多食
-由于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能量供应不足,患者会产生饥饿感,从而食欲亢进,食量明显增加。比如,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作用障碍或分泌不足,葡萄糖不能被细胞有效摄取利用,身体处于“饥饿”状态,就会不断催促患者进食以获取能量。
-年龄较小的儿童糖尿病患者多食症状可能会被家长误当作正常的生长发育需求而忽视,女性糖尿病患者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可能多食表现更突出,而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高糖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的人群更容易出现多食症状。
3.多尿
-血糖升高,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增多,超过了肾小管重吸收的能力,尿糖升高,进而导致渗透性利尿,使尿量增多。正常成人每天尿量一般在1000-2000ml左右,糖尿病早期患者可能尿量明显增多,可达2000-3000ml甚至更多。
-老年糖尿病患者多尿症状可能会影响睡眠质量,因为夜间排尿次数增多,会干扰正常的休息。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多尿可能与孕期身体代谢变化以及血糖波动有关,需要特别关注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4.体重减轻
-虽然患者多食,但由于葡萄糖不能被有效利用,身体只能分解脂肪和蛋白质来提供能量,导致体重逐渐减轻。例如,糖尿病患者机体处于能量负平衡状态,即使摄入较多食物,但是能量消耗大于摄入,就会出现体重下降。
-青少年糖尿病患者体重减轻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需要合理调整饮食和治疗方案来保证身体的正常生长。对于患有其他慢性疾病的糖尿病患者,体重减轻可能会加重病情,需要综合评估和管理。
二、糖尿病早期的饮食原则
1.控制总热量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活动量等因素来计算每日所需的总热量。例如,成年男性轻体力劳动者,每公斤体重每天所需热量约为30-35千卡;成年女性轻体力劳动者,每公斤体重每天所需热量约为25-30千卡。通过合理控制总热量摄入,可维持正常体重或逐渐减轻体重,对于肥胖的糖尿病早期患者尤为重要。
-儿童糖尿病患者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总热量的计算需要更加精准,要在满足生长发育需求的同时控制血糖。比如,青春期的糖尿病患儿,其总热量的计算要考虑到身体快速发育对能量的需求,同时要避免热量摄入过多导致血糖升高和体重过度增加。
2.均衡营养
-碳水化合物:选择复杂碳水化合物,如全谷物(燕麦、糙米等)、杂豆类等,其消化吸收相对缓慢,有助于稳定血糖。一般来说,碳水化合物提供的热量应占总热量的50%-60%。例如,一顿饭中可以安排约100-150克的全谷物主食。
-蛋白质: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很重要,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及豆制品等。蛋白质的摄入量一般占总热量的15%-20%。对于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肾功能正常的患者,每天每公斤体重可摄入1.0-1.2克蛋白质。
-脂肪:选择不饱和脂肪酸,如橄榄油、鱼油等,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脂肪提供的热量应占总热量的20%-30%。要避免食用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食物。
3.少食多餐
-将一天的食物分成5-6餐进食,这样可以避免血糖大幅波动。例如,在两餐之间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低热量的食物,如黄瓜、西红柿等。少食多餐有助于维持血糖的稳定,对于糖尿病早期患者,尤其是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非常适用。
-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胃肠功能相对较弱,少食多餐可以减轻胃肠负担,同时也能避免晚餐后血糖过高影响夜间睡眠。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因为胎儿对营养的需求以及自身血糖代谢的特点,少食多餐有助于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
4.高纤维饮食
-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绿叶蔬菜、芹菜等)、水果(苹果、猕猴桃等,不过要注意选择含糖量相对较低的)、粗粮等。膳食纤维可以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升高的幅度。例如,每天应保证摄入25-30克的膳食纤维。
-儿童糖尿病患者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可适当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等问题。对于患有糖尿病合并肠道疾病的患者,在选择高纤维食物时需要根据肠道功能适当调整,避免引起消化不良等不适。
5.控制糖分摄入
-严格限制含糖饮料(如可乐、果汁饮料等)、糖果、糕点等含糖高的食物摄入。尽量选择无糖或低糖的食品。例如,糖尿病患者应避免食用添加大量蔗糖的食物,选择代糖食品时要注意代糖的安全性和适用情况。
-女性糖尿病患者在节日期间或社交场合更容易接触到高糖食品,需要特别注意控制。儿童糖尿病患者家长要引导其养成不喝含糖饮料、少吃甜食的习惯,防止因长期高糖饮食引发糖尿病或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