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献血的好处
1.对献血者自身健康的积极影响
-促进血液更新:适量献血后,骨髓会加速造血,促进血液的新陈代谢,有助于降低血液的黏稠度,使血液流速加快,增加血管弹性,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例如,有研究表明,定期适量献血的人患冠心病的几率相对较低。
-降低缺铁性贫血风险:对于体内铁元素含量相对较高的人,献血可以帮助排出过多的铁,降低铁过载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同时刺激身体产生新的红细胞,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维持铁代谢平衡,降低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几率。
-心理层面的积极作用:献血是一种利他行为,能够给献血者带来心理上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提升自我价值感,有助于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二、献血的坏处
1.可能出现的短期不适
-轻微头晕乏力:部分献血者在献血后可能会出现轻微的头晕、乏力症状,这主要是因为献血后血容量暂时减少,导致脑部供血相对不足引起的。一般通过适当休息、补充水分和营养,症状可较快缓解。
-穿刺部位不适:献血时的穿刺部位可能会出现短暂的疼痛、淤血等情况,通常在几天内会逐渐恢复正常。但如果穿刺部位护理不当,可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2.特殊人群需谨慎考虑
-贫血患者:对于本身就有贫血问题的人群,献血可能会加重贫血症状,导致头晕、心慌、气短等不适加重,影响身体健康,这类人群不适合献血。
-低血压人群:低血压患者献血后,由于血容量的减少,可能会使血压进一步降低,引发头晕、眼前发黑等症状,甚至可能导致晕厥等情况,因此低血压人群献血需格外谨慎。
-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孕妇在孕期身体处于特殊的生理状态,献血可能会影响自身和胎儿的营养供应及健康;哺乳期女性献血可能会影响乳汁分泌量和质量,不利于婴儿的喂养,所以这类人群一般不建议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