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胃出血怎样治疗

一般急救措施

卧床休息:胃出血患者应立即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减少身体耗氧量,防止出血进一步加重。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要保证其安静,避免哭闹增加腹压,加重出血情况;老年患者同样需安静卧床,防止因活动不当导致出血加剧。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呕吐,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这对所有年龄段的患者都很重要,儿童需特别留意其呕吐情况,及时清理口鼻分泌物;老年患者本身呼吸功能可能相对较弱,更要注重保持呼吸道通畅。

补充血容量

输液:根据患者的出血量和脱水情况,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或胶体溶液等。对于失血较多的患者,需要及时补充足够的液体以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儿童要注意输液速度和液体量的控制,避免过快过多输液导致心肺负担过重;老年患者需考虑心肾功能情况,缓慢输液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药物治疗

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常用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等,可通过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内pH值,促进血小板聚集和止血,有利于创面愈合。例如奥美拉唑等,能有效降低胃酸浓度,创造利于止血的胃内环境。不同年龄段患者使用时需考虑药物代谢等差异,儿童一般不首选此类药物的强效抑制,老年患者需关注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止血药物:可使用如氨甲环酸等止血药物,通过抑制纤维蛋白溶解而发挥止血作用。但使用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儿童使用止血药物需谨慎评估,老年患者要考虑其凝血功能等基础情况。

内镜治疗

胃镜下止血:对于明确出血部位的患者,可在胃镜下进行止血治疗,如喷洒止血剂、电凝止血、金属夹夹闭血管等。这是一种较为直接有效的止血方法,能精准针对出血点进行处理。儿童进行胃镜检查需充分评估其耐受性和风险,老年患者要考虑心肺功能等能否耐受内镜操作。

手术治疗

适用于情况:如果患者出血量大且经保守治疗无效,或存在严重的基础疾病导致出血难以控制等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例如因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胃癌等引起的严重胃出血可能需要手术干预。不同年龄患者手术风险不同,儿童手术耐受性差,老年患者手术风险相对更高,需综合评估后决定是否手术及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病因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处理:如果是消化性溃疡引起的胃出血,需进一步明确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若有则需进行规范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如果是胃癌引起的,可能需要根据病情进行手术、化疗等综合治疗。对于不同年龄和病因的患者,治疗方案差异较大,儿童胃出血病因相对较少见,多与先天因素等有关,老年患者病因则更复杂,需详细检查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