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腹部按摩缓解
家长洗净双手后,以宝宝肚脐为中心,用温暖手掌轻柔呈顺时针方向打圈按摩腹部,每次5-10分钟,每天2-3次。此操作可促进新生儿肠道蠕动,因新生儿肠道功能未完全发育成熟,顺时针按摩契合肠道正常蠕动方向,助气体排出。按摩时力度轻柔,避过度压迫腹部,且手部温度适宜,防宝宝不适。
###二、飞机抱缓解
家长将宝宝脸朝下,使其趴在手臂上呈飞机状,腹部紧贴家长手臂,头部低于臀部。该姿势借重力助宝宝排出肠道内气体,研究显示可减轻肠胀气不适,因改变肠道内气体分布与压力。抱时稳托宝宝头部颈部,保呼吸通畅,防堵住口鼻,每次抱持10-15分钟,避宝宝疲劳。
###三、俯卧位短时间趴睡
宝宝清醒且有成人监护时,取俯卧位,每次趴睡1-2分钟,每天适当几次。俯卧位给腹部一定压力促气体排出,但新生儿不能独自趴睡,成人需全程密切观察,防窒息风险。若宝宝呼吸急促、面色发紫等异常,立即停止趴睡。
###四、母乳喂养注意事项
-妈妈饮食调整:母乳喂养妈妈避免食用易产气食物,如豆类、洋葱、碳酸饮料等,因其成分可通过母乳传宝宝致肠胀气,应保持饮食均衡,多吃清淡易消化食物。
-喂养姿势正确:妈妈哺乳时确保宝宝嘴巴含住乳头及大部分乳晕,避宝宝吸入过多空气,正确姿势可减少吞入空气,降低肠胀气几率,含乳姿势不当易致吃奶时吸入大量空气。
###五、配方奶喂养注意事项
-奶瓶选择与使用:选奶嘴流速适中奶瓶,冲调配方奶按正确比例,避奶粉过浓或过稀,奶液温度37℃左右,过凉或过热刺激宝宝肠道致肠胀气。
-拍嗝操作:每次喂奶后竖直抱起宝宝,头部靠家长肩部,用空心掌轻拍背部至打出嗝,每次拍嗝3-5分钟,助排出吃奶时吞入空气,是预防肠胀气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