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有痰应该吃什么药

一、祛痰止咳的西药

(一)氨溴索

作用机制:可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黏液腺分泌,从而降低痰液黏度;还可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液易于咳出。

适用情况:适用于伴有痰液分泌不正常及排痰功能不良的急性、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喘息型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及支气管哮喘的祛痰治疗。

特殊人群: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儿童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二)乙酰半胱氨酸

作用机制:含有巯基的药物,能使痰液中糖蛋白多肽链中的二硫键断裂,降低痰液黏度,使痰液容易咳出。

适用情况:用于浓稠痰黏液过多的呼吸系统疾病,如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气肿等。

特殊人群: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儿童用药需谨慎评估。

二、祛痰止咳的中成药

(一)急支糖浆

成分及作用:主要成分有鱼腥草、金荞麦、四季青、麻黄等,具有清热化痰、宣肺止咳的功效。

适用情况: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咳嗽,症见发热、恶寒、胸膈满闷、咳嗽咽痛;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见上述证候者。

特殊人群:孕妇禁用,儿童需在医生指导下减量使用。

(二)川贝枇杷膏

成分及作用:主要成分有川贝母流浸膏、桔梗、枇杷叶、薄荷脑等,能清热宣肺、化痰止咳。

适用情况:用于风热犯肺、痰热内阻所致的咳嗽痰黄或咯痰不爽、咽喉肿痛、胸闷胀痛;感冒、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特殊人群:孕妇、糖尿病患者禁用,儿童使用需遵医嘱。

三、非药物干预措施

(一)饮食调整

多喝水:保持呼吸道黏膜湿润,有助于痰液稀释,利于咳出。一般成人每天饮水1500-2000ml,儿童根据年龄适量调整。

食用润肺食物:如梨,可将梨切块煮水饮用,有一定的润肺止咳化痰作用;百合煮粥也对缓解咳嗽有帮助。

(二)体位引流

对于痰液较多的患者,可采取适当体位促进痰液排出。例如,肺部病变位于上叶时,可取坐位或半坐位;病变位于中叶时,取仰卧位稍向左侧;病变位于下叶背段时,取俯卧位。每次引流15-20分钟,每天2-3次。但需注意,有明显呼吸困难、心力衰竭等情况的患者不宜采用。

(三)保持空气湿润

室内空气干燥会加重咳嗽咳痰,可使用加湿器,使室内空气湿度保持在50%-60%左右,有利于呼吸道黏膜纤毛运动,促进痰液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