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怀孕相关情况
(一)先兆流产
育龄期女性有性生活且未避孕时,可能因胚胎染色体异常、母体内分泌异常(如黄体功能不全)、免疫功能异常等原因出现没有来大姨妈但出血厉害的情况,常伴有下腹疼痛。超声检查可看到宫腔内孕囊等情况,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会有相应变化。
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轻女性,若胚胎情况良好,需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必要时进行保胎治疗等处理。
(二)宫外孕
多因输卵管炎症等导致受精卵着床在子宫体腔以外部位,常见于输卵管妊娠。除了阴道出血外,常伴有单侧下腹隐痛或酸胀感,若发生输卵管妊娠破裂,会出现一侧下腹撕裂样疼痛,严重时可引起休克,hCG水平较宫内妊娠低,超声检查可在宫外发现妊娠囊等。
对于有宫外孕风险的女性,如既往有输卵管手术史等,要及时就医排查,一旦怀疑宫外孕需住院观察,根据病情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二、妇科疾病相关情况
(一)宫颈病变
宫颈息肉:慢性炎症刺激使宫颈管黏膜局部增生形成息肉,息肉质地脆,容易在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出血,表现为阴道少量点滴出血或性生活后出血,部分人可能出血量稍多,通过妇科检查可发现宫颈口有息肉样组织。
宫颈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主要危险因素,早期可能出现接触性出血,即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出血,中晚期会有不规则阴道出血,还可伴有阴道排液等症状,通过宫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测、阴道镜检查及活检可明确诊断。
(二)子宫肌瘤
黏膜下子宫肌瘤可使子宫内膜面积增大、子宫收缩不良等,导致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经量增多,也可能出现非经期的阴道出血,有时出血量较多。超声检查可发现子宫肌瘤的部位、大小等情况。
对于症状较轻、接近绝经年龄的女性,可定期观察;对于症状明显、肌瘤较大的女性,可能需要手术治疗等。
(三)子宫内膜病变
子宫内膜增生:长期无排卵等因素可引起子宫内膜增生,表现为月经紊乱,如经期延长、经量增多,也可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通过诊断性刮宫或子宫内膜活检可明确病理类型。
子宫内膜癌:多见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主要症状为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未绝经者可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紊乱,超声检查可见子宫内膜增厚等,确诊需靠子宫内膜活检。
三、内分泌失调相关情况
青春期或围绝经期女性,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未完全成熟或功能紊乱,可导致内分泌失调,引起无排卵性功血,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经量时多时少,甚至大量出血。通过性激素六项检查等可了解内分泌情况。
对于青春期女性,以止血、调整月经周期、促排卵为主;围绝经期女性则以止血、调整月经周期、减少经量为主,必要时进行诊断性刮宫排除器质性病变。
四、其他情况
(一)外伤因素
女性外阴、阴道等部位受到外伤,如骑跨伤等,可导致局部组织损伤出血,表现为阴道出血,有明确的外伤史,局部检查可见外阴或阴道有损伤创面。
对于有外伤史的女性,要详细询问受伤过程,及时进行局部检查和处理,根据损伤程度进行相应的止血、清创等治疗。
(二)药物因素
服用紧急避孕药后可能出现撤退性出血,一般在服药后一周左右出现,出血量可多可少,这是因为紧急避孕药改变了体内激素水平,引起子宫内膜撤退性出血。但要注意紧急避孕药不能作为常规避孕方法,频繁使用可能导致月经紊乱等问题。
长期服用某些抗凝药物的女性,可能因凝血功能受到影响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情况,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