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舌系带的解剖定义
舌头下面连着的筋称为舌系带,它是位于舌下区中线部位的黏膜皱襞,主要由黏膜下的纤维组织构成,呈扇形,一端连接舌腹,另一端附着于口底。
二、舌系带的生理功能
1.限制舌头运动:舌系带对舌头的前伸、上抬等运动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保证舌头在口腔内的正常运动范围,协助完成咀嚼、吞咽、发音等重要生理功能。例如,在发音过程中,舌系带的正常状态有助于舌头准确接触相关部位来发出清晰的语音。
2.维持口腔结构稳定:舌系带参与维持舌下区域的解剖结构稳定,与口底黏膜等组织共同构成舌下的正常解剖形态,对口腔内组织的位置关系起到一定的维系作用。
三、不同人群舌系带的特点及相关注意事项
(一)婴幼儿时期
婴幼儿的舌系带相对较短,这通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一般不会影响其正常的吸吮、吞咽功能,随着生长发育,舌系带会逐渐延伸变长,多数孩子到2-3岁时舌系带可达到正常的位置状态。但如果婴幼儿时期舌系带过短且明显影响舌头运动,如严重阻碍舌尖上抬等,可能会对后期的语言发育产生影响,需在合适年龄段由专业医生评估是否需要干预。
(二)成年人时期
成年人舌系带相对稳定,但仍可能因外伤等原因出现损伤。若舌系带出现异常情况,如过短导致发音不清(尤其是卷舌音等发音受影响)、舌头运动受限等,可由口腔科医生评估后考虑是否通过手术等方式进行调整。同时,成年人日常应注意避免过度牵拉舌系带,防止造成损伤。
(三)特殊病史人群
对于有口腔相关疾病史(如舌下炎症、肿瘤等病史)的人群,舌系带的状态可能会受到影响,需要结合原发病情况综合评估舌系带的状况。例如,若有舌下肿瘤病史,可能会对舌系带周围组织产生压迫或侵犯,此时需要更细致地检查舌系带的形态、运动等情况,以便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