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人群血压需吃降压药的标准
一般来说,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考虑使用降压药。但如果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等高危情况,即使血压轻度升高也可能需要使用降压药。例如,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血压控制目标通常是<130/80mmHg,当血压达到或超过此水平时可能就需要启动降压药物治疗。
(一)收缩压与舒张压的不同情况
1.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而舒张压<90mmHg,这种情况也需要根据患者的整体风险来决定是否使用降压药。如果患者合并有靶器官损害等情况,即使单纯收缩压升高也可能需要应用降压药物。
2.单纯舒张期高血压:舒张压≥90mmHg,而收缩压<140mmHg,同样要综合评估患者的心血管风险等因素来判断是否使用降压药。
二、特殊人群血压吃降压药的情况
(一)老年人
老年人血压调节功能减退,一般来说,收缩压≥15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时可考虑使用降压药。但老年人往往合并多种疾病,在用药时需要更加谨慎。例如,对于80岁以上的老年人,起始降压治疗应更保守,从较小的剂量开始,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同时要考虑老年人的肝肾功能等情况,因为药物代谢和排泄可能受到影响。
(二)儿童青少年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相对较少见,但如果确诊为高血压,首先应考虑非药物干预,如改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摄入等)、增加运动、控制体重等。只有在非药物干预3-6个月后血压仍未达标,或者高血压已经引起靶器官损害等情况时才考虑使用降压药。儿童青少年使用降压药需要严格遵循个体化原则,选择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药物。
(三)妊娠期高血压
妊娠期高血压的处理较为特殊。如果血压轻度升高,可先通过休息、左侧卧位等非药物方式观察。当血压达到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或血压虽未达到此水平但已有严重症状时,需要使用降压药。常用的降压药物有甲基多巴等相对安全的药物,但具体用药需要在医生的严密监测下进行,因为要兼顾母亲和胎儿的安全。
(四)高血压合并其他疾病的人群
1.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当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时,血压控制目标一般是<130/80mmHg,所以当血压超过此目标值时通常需要使用降压药,以减少心肌缺血等事件的发生风险。
2.高血压合并慢性肾病:对于高血压合并慢性肾病的患者,血压控制目标根据肾病的不同阶段有所差异,一般要求血压<130/80mmHg,如果患者尿蛋白定量>1g/d,血压控制目标应更严格,通常需要使用降压药来保护肾功能,常用的有ACEI或ARB类药物,但需要监测肾功能和血钾等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