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见病因
1.急性外伤:若有明确手部外伤史,如碰撞、扭伤等,可能导致拇指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甚至骨折,表现为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儿童玩耍时易发生此类情况,需警惕是否有骨折可能。
2.骨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人,因关节软骨退变、骨质增生等引起,拇指关节负重或过度使用后疼痛加重,随年龄增长发病风险增加,女性因绝经后雌激素变化可能稍高风险。
3.腱鞘炎:如屈肌腱腱鞘炎,常与过度使用拇指相关,频繁打字、织毛衣、握持工具等人群易患,表现为拇指屈伸时疼痛、弹响,晨起或长时间静止后症状明显。
4.类风湿关节炎:多为对称性多关节受累,除右手拇指外,常伴其他关节肿痛、晨僵,好发于30~50岁女性,与自身免疫紊乱有关。
二、检查方法
1.体格检查:观察拇指关节有无红肿、畸形、压痛部位,检查关节活动度,如屈伸、内收外展等功能是否受限。
2.影像学检查:X线可初步查看骨质情况,有无骨质增生、骨折等;MRI能更清晰显示关节软骨、韧带、肌腱等软组织病变,有助于腱鞘炎、软组织损伤的诊断。
三、治疗原则
1.非药物干预:急性期应休息,避免拇指过度活动,可局部冰敷减轻肿胀疼痛(每次15~20分钟,每天数次),使用支具制动固定以促进损伤修复;慢性期可进行适度康复锻炼,增强拇指周围肌肉力量。
2.药物使用注意:若需药物缓解疼痛,可考虑非甾体抗炎药,但儿童应避免使用,孕妇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权衡利弊,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方案。
四、特殊人群提示
1.儿童:右手拇指关节痛需重点排查外伤、先天性畸形等,避免自行使用止痛药物,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儿童康复期需家长监督正确的康复锻炼方法。
2.老年人:关注骨关节炎进展,日常注意减轻拇指关节负重,可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维持骨骼健康,定期体检监测关节情况。
3.女性:频繁用手人群(如从事手工劳作、键盘操作等)需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单一姿势使用拇指,可通过调整工作姿势、定时休息来预防腱鞘炎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