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前兆

腹痛

通常是肠梗阻较常见的前兆表现,多为阵发性绞痛,疼痛部位多与梗阻部位有关,比如小肠梗阻时疼痛多在脐周,结肠梗阻时疼痛多在下腹或侧腹部。这是因为梗阻部位以上的肠管强烈蠕动,试图将肠内容物通过梗阻部位,从而产生阵发性的绞痛感。不同年龄人群腹痛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因表达不清而出现哭闹不安等情况,而成年人能较明确表述腹痛位置等。对于有基础病史的人群,如曾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出现腹痛要警惕肠粘连导致肠梗阻的可能。

呕吐

也是肠梗阻常见前兆之一。早期呕吐多为反射性,吐出物为胃内容物。随着梗阻进展,呕吐频率和性质会发生变化。高位肠梗阻时呕吐出现较早且频繁,吐出物主要为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低位肠梗阻时呕吐出现较晚,呕吐物可呈粪样。不同性别在呕吐情况上无本质差异,但女性若处于妊娠期,出现呕吐需警惕是否因子宫增大等原因压迫肠道导致肠梗阻。年龄较小的儿童发生肠梗阻时呕吐可能是较早出现的症状,且需注意与其他儿科常见疾病引起的呕吐相鉴别,比如肠套叠等。

腹胀

一般在梗阻发生一段时间后出现。腹胀程度因梗阻部位而异,高位肠梗阻时腹胀不明显,低位肠梗阻及麻痹性肠梗阻时腹胀较显著。腹胀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呼吸等功能,不同年龄人群腹胀表现有所不同,老年人胃肠功能相对较弱,发生肠梗阻时腹胀可能相对更明显,且恢复可能较慢。对于有肥胖等生活方式因素的人群,本身腹部脂肪较多,可能对腹胀的感知相对不敏感,需要更仔细观察其他伴随症状来判断。

停止排气排便

完全性肠梗阻时,患者多停止排气排便,但在梗阻早期,尤其是高位肠梗阻,可因梗阻以下肠内仍有残留的气体和粪便,仍可能有少量排气排便,易被忽视。儿童发生肠梗阻时停止排气排便的表现也需关注,比如新生儿若出现停止排气排便,要高度警惕先天性肠道畸形等原因引起的肠梗阻。有过肠道手术史等病史的人群,再次出现停止排气排便要考虑肠粘连复发等导致肠梗阻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