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是什么病

一、定义与分类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是乳头瘤病毒科的一种双链环状DNA病毒,依据其致癌潜能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其中高危型HPV与宫颈癌、肛门癌、阴道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常见的高危型包括HPV16型、18型、31型、33型等。

二、传播途径

1.性接触传播:是高危型HPV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有性生活的人群感染风险增加,多个性伴侣、初次性生活年龄过小等情况会提升感染高危型HPV的几率。

2.密切接触传播:直接接触感染者的病变部位或污染物品可能导致感染,比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毛巾、衣物等。

3.母婴传播:分娩过程中胎儿通过感染HPV的产道可能被感染。

三、感染后的转归

多数人感染高危型HPV后,机体的免疫系统可在一定时间内将病毒清除,此过程无明显临床症状,属于一过性感染,约90%的一过性感染可在1-2年内被免疫系统清除。但有少部分人群会出现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持续感染高危型HPV者发生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乃至宫颈癌等恶性病变的风险显著升高。

四、相关疾病及筛查意义

1.相关疾病: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因素,此外,还与肛门癌、阴道癌、外阴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相关。例如,HPV16型、18型持续感染引发宫颈癌的风险较高。

2.筛查重要性: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定期进行HPV筛查至关重要,通过筛查能早期发现高危型HPV感染情况,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一般建议25岁以上女性联合进行HPV和宫颈细胞学筛查,30-65岁女性也可选择每5年进行一次高危型HPV联合宫颈细胞学筛查。

五、不同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1.年轻性活跃人群:此阶段人群感染高危型HPV的风险相对较高,由于自身免疫系统相对活跃,部分一过性感染可自行清除,但仍需注意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多个性伴侣等高危行为。

2.免疫低下人群:如患有艾滋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人群,感染高危型HPV后更易出现持续感染,这类人群应加强自身免疫力提升,比如合理作息、均衡饮食等,并定期进行相关筛查。

3.有宫颈癌病史或家族史人群:这类人群属于高危人群,除了要严格遵循医生建议进行定期筛查外,还需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异常阴道出血、阴道排液等症状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