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是由于胃酸和其他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刺激咳嗽感受器引起的咳嗽。以下是关于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一些医疗信息:
1.病因:
抗反流防御机制下降:如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食管裂孔疝等。
食管清除作用降低:如唾液分泌减少、食管蠕动功能减退等。
胃十二指肠反流:如胃排空延迟、胃炎、十二指肠炎等。
2.症状:
咳嗽:是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最主要的症状,多发生在日间和直立位,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痰。
烧心:胸骨后烧灼感,是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典型症状。
反酸:反酸是指胃内容物经食管反流到口咽部,口腔感觉到酸性物质。
其他:还可能出现胸痛、上腹痛、嗳气、腹胀等症状。
3.诊断方法:
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咳嗽的特点、发作时间、与饮食的关系等。
食管pH监测:是诊断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重要方法,可检测反流的发生频率和时间。
其他检查:如胃镜、上消化道造影、食管测压等,可了解食管的结构和功能。
4.治疗建议:
改变生活方式:如抬高床头、避免睡前2~3小时进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酸性食物等。
药物治疗:包括抑酸药、促胃肠动力药、黏膜保护剂等。
抗反流手术:对于严重的胃食管反流病,药物治疗无效或有并发症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中医治疗:中医认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与肝胃不和、痰湿内阻等有关,可采用中药、针灸、按摩等方法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治疗需要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患者应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以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