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主要发生在夏秋季。以下是关于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一些常见问题解答:

1.症状:

发热:突然高热,体温可达39℃-40℃,可伴有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咽痛:口腔疼痛,尤其是吞咽时更为明显,患儿可能会出现拒食、流涎等症状。

口腔疱疹:在口腔咽峡部出现疱疹,初期为红色斑疹,迅速发展为疱疹,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疱疹数量多至10余个。

其他症状:部分患儿可能会出现咳嗽、呕吐、腹泻等症状。

2.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保持口腔清洁,多饮水,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如牛奶、米汤、果汁等。

药物治疗:

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干扰素等,可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

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可缓解发热和疼痛症状。

口腔局部用药:如口腔溃疡散、西瓜霜等,可缓解口腔疼痛,促进溃疡愈合。

对症治疗:如出现咳嗽、呕吐等症状,可给予相应的止咳、止呕治疗。

并发症治疗:如出现高热惊厥、脑炎等并发症,需及时就医,进行相应的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因此在治疗期间,患儿应尽量避免外出,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防交叉感染。同时,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出现高热不退、精神萎靡、呼吸急促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