堕胎是终止妊娠的行为,无论是药物流产还是手术流产都存在一定风险,不建议非医学需要的堕胎行为。且在中国,堕胎需在符合医疗规范的医疗机构进行,不能自行随意进行。
药物流产
适用情况:药物流产适用于妊娠49天内的宫内妊娠。需经超声检查确认是宫内孕,且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流程:首先需进行相关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传染病筛查等。然后按医嘱服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一般先服用米非司酮使子宫蜕膜变性坏死、宫颈软化,然后服用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促使胚胎排出。但药物流产有流产不全的风险,可能需要再次清宫,出血时间较长也是其常见问题,可能增加感染的几率。
手术流产
负压吸引术:适用于妊娠10周内者。通过负压吸引的方法将妊娠物从宫腔内吸出。手术过程相对较快,但也存在子宫穿孔、人流综合征(受术者在术中或术毕出现心动过缓、心律不齐、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出汗、头晕、胸闷,甚至发生昏厥和抽搐)等风险,术后也可能有宫腔粘连、月经不调等并发症。
钳刮术:适用于妊娠10-14周者。因胎儿较大,需先用药使宫颈软化,然后用钳夹及负压吸引相结合的方法将妊娠物取出,相比负压吸引术,手术难度和风险更高,如出血较多、子宫损伤等风险增加。
不同的堕胎方式都有其各自的适应证和风险,且堕胎对女性身体会造成较大伤害,可能影响未来的生育功能等,所以在考虑堕胎前应充分慎重权衡利弊,同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专业的医生进行操作,以最大程度保障自身健康。对于有过多次流产史、本身有妇科疾病(如盆腔炎等)、身体状况较差等情况的女性,手术或药物流产的风险会更高,更需要谨慎考虑并在医生的全面评估下选择合适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