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染性疾病相关
(一)口腔颌面部感染
1.病因及机制:口腔内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可引发半个脸肿,比如智齿冠周炎,智齿萌出不全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炎症,炎症可向周围扩散,累及颊部等组织导致半个脸肿,细菌产生的毒素等物质引起局部组织充血、水肿。常见于口腔卫生不良、机体抵抗力下降时,青少年及成年人群中因智齿萌出较常见。
2.特点:局部多有红、肿、热、痛表现,患者可能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口腔内可见智齿周围软组织红肿、压痛,若形成脓肿则有波动感。
(二)面部皮肤感染
1.病因及机制:面部皮肤毛囊、皮脂腺等感染,如疖、痈等,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是常见致病菌。皮肤局部破损、搔抓等易诱发感染,感染向周围组织扩散可导致半个脸肿。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中青年人群因面部皮脂腺分泌相对旺盛等因素可能更易出现。
2.特点:疖初起为红、肿、痛的小结节,逐渐肿大,数日后中央变软,顶部出现黄白色脓头;痈则病变范围较大,皮肤表面有多个脓头,红肿范围广,疼痛明显,可伴有全身不适等症状。
二、过敏性疾病相关
(一)血管性水肿
1.病因及机制:接触过敏原后,机体发生Ⅰ型超敏反应,导致局部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渗出引起组织水肿。常见过敏原如食物(鱼虾、坚果等)、药物、花粉等。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有过敏体质者更易发生,发病较急。
2.特点: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局限性肿胀,皮肤表面色泽正常或微红,按压无凹陷性水肿,一般无疼痛,瘙痒不明显或有轻度瘙痒,脱离过敏原后经治疗可逐渐消退,但再次接触过敏原可复发。
三、外伤相关
(一)面部外伤
1.病因及机制:面部受到撞击、擦伤等外伤后,局部组织受损,血管破裂、组织液渗出等导致肿胀。常见于交通事故、运动损伤等情况,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儿童可能因玩耍时碰撞等,成年人因工作、运动等原因常见。
2.特点:有明确外伤史,局部可见肿胀部位与外伤部位相关,可能伴有皮肤破损、淤血等表现,根据外伤程度不同,肿胀程度和伴随症状各异,如轻度擦伤可能仅局部轻度肿胀,而严重撞击伤可能伴有骨折等情况时肿胀更明显且可能伴有功能障碍等。
四、肿瘤相关
(一)面部肿瘤
1.病因及机制:面部良性或恶性肿瘤生长,占位效应导致局部组织肿胀。良性肿瘤如血管瘤等,血管异常增生占据空间;恶性肿瘤如皮肤癌等,肿瘤细胞浸润生长。各年龄段均可发生,肿瘤性质不同发病年龄有差异,恶性肿瘤多见于中老年人。
2.特点:肿瘤初期可能表现为局部缓慢增长的肿块,逐渐出现肿胀,良性肿瘤生长缓慢,边界清楚,活动度较好;恶性肿瘤生长较快,边界不清,可能伴有疼痛、溃疡、出血等表现,还可能出现全身消瘦等恶病质表现(恶性肿瘤晚期)。
当出现半个脸肿时,应及时就医,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血常规、影像学检查等)明确病因,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