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检测消化道出血
大便隐血试验可检测出消化道是否有少量出血情况。例如,消化道溃疡患者可能会有间断的小量出血,通过大便隐血试验有可能检测出来。一般来说,每天消化道出血量在5-10ml时,大便隐血试验就可呈阳性。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比如儿童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大便隐血阳性,需要考虑是否有肠道寄生虫感染、肠套叠等情况;老年人则要警惕消化道肿瘤等疾病导致的出血。
二、检测肠道感染
1.检测病原菌相关指标
-细菌感染:如果肠道受到细菌感染,如细菌性痢疾等,大便中可能会检测出相应的病原菌相关成分。通过大便常规检查,可以观察到白细胞、脓细胞等指标的变化。对于儿童来说,肠道细菌感染较为常见,如大肠杆菌感染,大便常规中白细胞数量会增多;对于老年人,肠道细菌感染可能与免疫力下降、长期卧床等因素有关,大便检查也能发现白细胞等异常情况提示感染。
-寄生虫感染:可以检测出肠道内是否有寄生虫卵等。例如肠道蛔虫感染,大便中可能找到蛔虫卵;绦虫感染时也能通过大便检测发现相关虫卵。不同年龄人群感染寄生虫的风险不同,儿童由于卫生习惯相对较差,感染肠道寄生虫的几率相对较高,老年人如果有不洁净饮食史等也可能感染肠道寄生虫。
三、检测肠道吸收和消化功能
1.粪便的性状和颜色
-正常大便为黄褐色成形便。如果大便呈稀水样,可能提示肠道吸收功能不良,例如一些患有乳糖不耐受的人群,摄入含乳糖的食物后,大便可能会呈稀水样。对于婴幼儿来说,乳糖不耐受较为常见,因为其肠道内分解乳糖的乳糖酶活性较低,当喂养含乳糖的配方奶或母乳后,可能出现大便稀水样等情况;老年人如果有肠道疾病影响消化吸收,也可能出现大便性状改变。
-大便颜色异常也有提示意义,如柏油样便提示上消化道出血,果酱样便可能见于肠套叠等情况。不同年龄人群出现异常颜色大便的原因有所不同,儿童肠套叠是比较常见的导致果酱样便的原因之一,而老年人出现柏油样便则要高度警惕上消化道肿瘤等严重疾病。
2.粪便中的营养成分
-通过一些特殊检查可以检测粪便中的脂肪等营养成分情况。如果粪便中脂肪含量增多,提示脂肪消化吸收不良。对于患有胰腺疾病的人群,如慢性胰腺炎,会影响胰酶的分泌,导致脂肪消化吸收障碍,大便中脂肪含量增加;儿童如果存在先天性胰腺发育不全等情况,也可能出现脂肪消化吸收不良,通过检测大便中的脂肪成分可以辅助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