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低烧是新型冠状病毒吗

一、反复低烧与新型冠状病毒的关系

(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能出现反复低烧情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部分患者会出现反复低烧的症状,一般体温在37.3℃~38℃左右。这是因为新型冠状病毒入侵人体后,会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免疫系统被激活后会释放一些细胞因子等,从而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出现发热表现,其中低烧较为常见。但需要注意的是,反复低烧并不一定就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很多其他疾病也可能导致反复低烧。

(二)其他可导致反复低烧的疾病

1.细菌感染:如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肺结核,除了反复低烧外,还可能伴有咳嗽、咳痰、咯血、乏力、盗汗等症状;一些慢性的细菌感染性心内膜炎等也可能出现反复低烧情况,不同部位的细菌感染伴随的其他症状有所差异。对于不同年龄人群,比如儿童发生细菌感染导致反复低烧时,可能还会影响生长发育等;老年人发生细菌感染导致反复低烧,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等。

2.自身免疫性疾病:像系统性红斑狼疮,多见于育龄期女性,除反复低烧外,还可能有面部红斑、关节疼痛、口腔溃疡等表现;类风湿关节炎也可出现反复低烧,同时伴有关节肿胀、疼痛、畸形等,不同自身免疫性疾病在不同年龄、性别人群中的表现可能有差异,比如老年女性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率相对较高等。

3.慢性炎症性疾病:例如慢性胆囊炎,可出现反复低烧,还伴有右上腹隐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慢性盆腔炎在女性中较为常见,也可能出现反复低烧,同时有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等表现,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患病风险可能不同,比如长期久坐的人群患慢性盆腔炎的风险可能相对高一些等。

二、如何鉴别反复低烧是否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一)流行病学史

询问近期是否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接触史,包括是否去过疫情高发地区,是否与确诊或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人员有密切接触等。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如果有幼儿园、学校集体生活的情况,要了解其所在集体中是否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老年人如果有子女从疫情地区返回等情况,也需要考虑流行病学接触史。

(二)伴随症状及相关检查

1.伴随症状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除了反复低烧外,还可能伴有干咳、乏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等新出现的症状;而其他疾病导致的反复低烧伴随的症状各有特点,如前面提到的肺结核还伴有咳嗽、咳痰、咯血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各自特异的伴随症状等。对于不同性别,女性患某些妇科相关疾病导致反复低烧时症状有其特点,男性也有其相应疾病导致反复低烧的不同表现。

2.相关检查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这是鉴别是否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要依据。通过采集鼻咽拭子等标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或者使用抗原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若为阳性则提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同年龄人群进行核酸或抗原检测时操作略有不同,儿童进行鼻咽拭子采集可能相对更需安抚配合等。

-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检查:细菌感染时血常规常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炎症指标升高;病毒感染时血常规可能白细胞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可能有变化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时相关自身抗体等检查会有异常表现。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的血常规特点与成人有所不同,比如儿童白细胞计数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等;老年人各项指标可能会有生理性减退等情况,解读检查结果时要充分考虑年龄因素。

-胸部影像学检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胸部CT可能会有肺部磨玻璃影、浸润影等表现;肺结核患者胸部影像学可发现肺部结核病灶等,通过胸部影像学检查有助于鉴别不同疾病。不同年龄人群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时需要注意辐射剂量等问题,儿童相对更应谨慎考虑辐射影响等。

三、反复低烧的应对建议

(一)一般人群

如果出现反复低烧情况,首先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有助于机体恢复。同时要多饮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促进新陈代谢。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以支持身体对抗可能的疾病;老年人要注意营养均衡,避免因为反复低烧导致身体状况进一步恶化。另外,要密切观察体温及其他症状变化,如果体温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明显不适症状,如呼吸困难、剧烈头痛、胸痛等,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二)特殊人群

1.儿童:儿童出现反复低烧时,要更加注重护理。保证儿童的衣物穿着适宜,不要过度包裹。可以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用温水擦拭儿童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但要注意避免擦拭心前区等敏感部位。同时要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饮食情况等,如果儿童精神萎靡、食欲明显下降等,要及时就医。并且儿童要避免使用不适合的退热药物,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等方式,如前面提到的物理降温等。

2.老年人:老年人出现反复低烧时,要特别注意观察其基础疾病情况,因为老年人往往有多种基础疾病,反复低烧可能会诱发基础疾病加重。要注意保暖,但也不要过度保暖导致出汗过多引起虚脱等情况。可以让老年人适当卧床休息,监测体温的同时,关注其心率、血压等变化,如果出现异常要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和治疗。

3.孕妇:孕妇出现反复低烧要谨慎处理,因为涉及到胎儿的安全。首先要尽量采用物理降温等非药物方式,及时就医,向医生说明自己的孕期情况,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关检查来明确病因,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方式进行治疗。

总之,反复低烧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也可能是其他多种疾病导致,需要综合流行病学史、伴随症状及相关检查等多方面因素进行鉴别诊断,不同人群在应对反复低烧时要根据自身特点采取相应合适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