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理降温
(一)适用于各年龄段人群
1.环境调节:保持室内温度在20-25℃左右,通风良好但避免直接吹风。对于儿童,需特别注意避免温差过大刺激。例如,可使用空调将室温调节至合适范围,同时确保空气流通但不对患者直吹。
2.体表散热:
-对于成人和较大儿童,可采用湿毛巾擦拭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部位,每10-15分钟擦拭一次,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如用32-34℃的温水浸湿毛巾,以轻柔的力度擦拭上述部位,注意避免擦拭胸前区、腹部等敏感部位。
-也可使用退热贴,将退热贴贴于额头,其内含的凝胶成分能持续吸热降温,为患者提供持续的物理降温效果,适用于各年龄段人群,尤其儿童使用较为方便。
二、补充水分
(一)各年龄段均需重视
发热会使身体丢失大量水分,应鼓励患者多饮水,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防止脱水。对于儿童,可少量多次给予温开水,避免一次大量饮水引起呕吐等不适;成人则可根据自身情况,每天保证1500-2000ml左右的饮水量,可选择白开水、淡盐水等。
三、观察病情变化
(一)不同人群需留意不同表现
1.儿童:密切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体温变化及是否出现惊厥等情况。儿童发热时可能更容易出现惊厥,若发现儿童精神萎靡、反复高热不退或出现抽搐等症状,需及时就医。例如,当儿童体温超过38.5℃且精神差时,应引起重视并尽快采取进一步措施。
2.成人:关注自身体温波动情况,以及是否伴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头痛、肌肉酸痛等其他症状。若发热持续时间超过3天,或体温持续升高不降,或出现上述其他严重伴随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四、就医指征
(一)不同人群的明确就医情况
1.儿童:当儿童发热超过38.5℃,且持续不退,或伴有呼吸急促、意识模糊、皮疹等情况时,需立即就医。因为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病情变化相对较快,一些严重感染可能在儿童身上迅速进展。
2.成人:若发热超过39℃,或发热伴有胸痛、剧烈头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尽快就医。这些症状可能提示存在较为严重的感染性疾病或其他并发症,如肺炎、脑膜炎等,需要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