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反复发热什么原因

一、感染性因素

1.病毒感染:是儿童反复发热最常见的原因,如流感病毒可引起流行性感冒,除发热外常伴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呼吸道合胞病毒易导致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出现反复发热、喘息等表现;肠道病毒感染可引发手足口病,除发热外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疱疹。

2.细菌感染:常见于链球菌引起的扁桃体炎,表现为发热、咽痛、扁桃体红肿化脓;尿路感染时,儿童可能出现发热、尿频、尿急等症状,婴幼儿还可能仅表现为反复低热、哭闹不安等。

3.支原体感染:多见于学龄期儿童,常引起支原体肺炎,表现为反复高热,体温可波动在39℃左右,持续时间较长,同时伴有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

二、非感染性因素

1.自身免疫性疾病: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儿童期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反复发热为主要表现,多为低热或中等度热,可伴有关节肿胀、疼痛、僵硬等症状,病情迁延不愈。

-川崎病: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除反复发热持续5天以上外,还伴有球结膜充血、口唇皲裂、手足硬性水肿、皮疹等表现,若不及时治疗可累及冠状动脉。

2.恶性肿瘤:如白血病,除反复发热外,还可能伴有贫血、出血(如皮肤瘀点、瘀斑)、肝脾淋巴结肿大等表现,需通过骨髓穿刺等检查明确诊断。

三、特殊人群及注意事项

对于小婴儿(3个月以下)反复发热需高度警惕,因为其免疫系统不完善,感染易扩散,可能是败血症等严重感染,应及时就医进行血常规、血培养等检查。在护理方面,要密切观察孩子体温变化及伴随症状,如出现精神萎靡、呕吐、抽搐等情况需立即就医。同时,非药物干预很重要,可通过适当增减衣物、保证充足水分摄入等方式帮助散热降温,避免盲目使用药物,尤其要注意低龄儿童用药的安全性,优先选择物理降温等非药物方法缓解发热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