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多少属于高血压

一、诊室血压测量标准

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收缩压(高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低压)≥90mmHg时,可诊断为高血压。例如,某次测量收缩压为145mmHg、舒张压为95mmHg,且非同日再次测量收缩压仍≥140mmHg或舒张压仍≥90mmHg,即可判定为高血压。

二、家庭血压监测标准

家庭收缩压≥135mmHg和(或)舒张压≥85mmHg,且连续监测3天,每天早晚各测1次,取平均值,若符合此标准也可诊断为高血压。这一标准考虑到家庭环境相对轻松,能更贴近日常血压状态。

三、特殊人群血压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老年人

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血压波动可能更大,常表现为收缩压升高为主,舒张压正常或降低。其高血压诊断标准与一般人群一致,但需更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因为老年人血压波动易引发心脑血管事件,日常应定期测量血压,关注血压波动情况。

(二)儿童青少年

儿童青少年血压需根据年龄、性别对应的正常范围判断。一般来说,年龄越小血压水平越低,若收缩压或舒张压超过同年龄、同性别儿童青少年血压百分位数值的95%,则需考虑高血压可能,需进一步评估是否存在继发性高血压等情况,同时提醒儿童青少年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避免肥胖等增加高血压风险的因素。

(三)有基础疾病人群

如合并糖尿病、肾病等疾病的患者,血压控制目标更严格,一般要求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0mmHg,这类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更积极地管理血压,除监测血压外,还需关注基础疾病对血压的影响及血压控制对基础疾病预后的作用。

四、高血压诊断的补充要点

高血压的诊断需排除继发性因素,如肾实质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可导致血压升高的疾病。若首次发现血压异常,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以明确是原发性高血压还是继发性高血压,从而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同时,生活方式干预是高血压管理的基础,无论是否需要药物治疗,都应坚持低盐饮食(每日钠盐摄入<6g)、适量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控制体重(体质指数BMI控制在18.5~23.9kg/m²)等,以辅助血压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