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药物治疗基础措施
骨质增生是一种关节退变的表现,首先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缓解症状,比如超重患者应减轻体重,以降低关节负重,减少关节磨损;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及爬山、爬楼梯等加重关节负荷的运动,可选择游泳等对关节负荷较小的运动方式。同时,可进行适度的关节周围肌肉锻炼,增强肌肉力量来稳定关节,比如直腿抬高锻炼等,但锻炼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加重关节损伤。
二、对症药物治疗
(一)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止痛的作用,可缓解骨质增生引起的疼痛等症状。例如布洛芬,它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减轻炎症和疼痛,但对于有消化道溃疡病史、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人群需谨慎使用,老年人使用时要密切关注胃肠道和肝肾功能情况,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更容易发生不良反应。
(二)软骨保护剂
氨基葡萄糖是常见的软骨保护剂,它可以促进软骨细胞合成具有正常结构的蛋白多糖,抑制胶原酶、磷脂酶A2等水解酶的释放,减少软骨基质的降解,从而延缓骨关节炎的病理过程和疾病进展,改善关节功能,缓解疼痛。一般来说,其安全性相对较好,但对于孕妇及哺乳期女性,使用前需咨询医生,因为目前关于其在特殊人群中的安全性证据有限。
(三)中成药
一些中成药也可用于骨质增生的对症治疗,比如通络骨质宁膏等外用中成药,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可缓解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但皮肤过敏者应禁用,过敏体质者使用时需密切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老年人皮肤相对敏感,使用时更要注意皮肤状况。而一些口服的中成药,如抗骨增生片等,其成分多为中药提取物,可能会对肝肾功能有一定影响,有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且老年人肝肾功能本身有一定减退,使用时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儿童骨质增生极为罕见,若儿童出现类似骨质增生的表现,多为先天发育等特殊情况,一般不首先考虑药物治疗,以针对病因的非药物干预为主。对于妊娠期女性,由于药物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所以骨质增生的药物治疗需非常谨慎,一般优先选择非药物治疗方法,如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缓解可能出现的关节不适等症状,若必须用药,需在医生充分评估利弊后谨慎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药物。对于哺乳期女性,使用药物时要考虑药物是否会通过乳汁分泌影响婴儿,如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需权衡用药对母亲病情控制和对婴儿潜在风险后再决定是否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