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咽喉部局部因素
1.炎症刺激
-原因:急慢性咽炎、喉炎等炎症会导致咽喉部黏膜充血、水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破裂出血。例如,急性咽炎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炎症因子刺激使得咽喉部黏膜受损,小血管破裂后血液与炎性分泌物混合,可能形成黏稠血块咳出。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发生,儿童可能因抵抗力低易患病毒感染性咽炎;成年人长期吸烟、过度用嗓等也易引发慢性咽炎。
-表现:除了咳出黏稠血块外,还可能伴有咽喉疼痛、干燥、异物感等症状,炎症较轻时症状相对不严重,炎症较重时疼痛明显,甚至影响吞咽。
2.外伤
-原因:比如进食时被鱼刺、骨头等尖锐异物划伤咽喉部黏膜,或者剧烈咳嗽导致咽喉部黏膜撕裂。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儿童可能因玩耍时误吞异物,成年人可能因进食过快或食物较硬等情况发生。
-表现:有明确的异物接触史或剧烈咳嗽史,咳出黏稠血块的同时,咽喉部可能有明显的刺痛感,吞咽时疼痛加剧。
二、呼吸道其他部位因素
1.气管、支气管疾病
-原因: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疾病。支气管扩张时,支气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遭到破坏,导致支气管变形及持久扩张,扩张的支气管血管容易破裂出血。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病,儿童支气管扩张可能与先天性发育异常等有关,成年人可能因长期吸烟、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引起。
-表现:除了咳出黏稠血块外,还会有咳嗽、咳痰,痰液可能呈脓性,咳嗽程度轻重不一,严重时咳嗽剧烈,可伴有发热等症状。
三、全身性疾病因素
1.血液系统疾病
-原因: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容易出现出血倾向,包括咽喉部出血。白血病患者骨髓造血功能异常,血小板生成减少,同时白细胞异常增生影响正常的凝血机制,也会导致出血。各年龄段都可能患病,儿童白血病相对常见,成年人也可患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表现:除了咽喉部咳出黏稠血块外,还可能有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其他部位出血表现,白血病患者还可能伴有贫血、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2.心血管疾病
-原因: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佳时,可导致咽喉部血管压力增高,容易破裂出血。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下降,更易患高血压,从而增加咽喉部出血风险。
-表现:除咳出黏稠血块外,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会有血压升高相关表现,如头痛、头晕等,若同时合并心脏功能不全,还可能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当发现喉咙里吐出黏稠血块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包括咽喉部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胸部影像学等检查,以明确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儿童,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及时带孩子就诊;对于老年人,要注意控制基础疾病,定期监测血压等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