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皮肤纤维瘤
成因:可能与皮肤损伤等因素有关,是成纤维细胞或组织细胞灶性增生引致的一种真皮内的良性肿瘤。
表现:通常为圆形或卵圆形坚实结节,直径数毫米至1-2厘米,常为单个,颜色可为棕红、黄褐至黑褐色不等,一般生长缓慢,多无自觉症状,部分按压时可出现疼痛。不同年龄、性别均可发病,生活中皮肤受到微小损伤后修复过程中可能引发,有皮肤损伤病史人群相对更易出现。
二、皮脂腺囊肿
成因:由于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状上皮被逐渐增多的内容物膨胀所形成的潴留性囊肿。
表现: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多见,好发于头面、背臀等部位,囊肿呈圆形,边界清晰,硬度中等或有弹性,表面光滑,与皮肤粘连,中央部位有时可见黑色小孔,继发感染时可伴有疼痛、红肿等表现,小腿后面出现时按压会疼。
三、脂肪瘤
成因:由成熟脂肪细胞构成的一种常见软组织良性肿瘤,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和脂肪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
表现:可发生于任何有脂肪的部位,好发于肩、背、颈、乳房和腹部,其次为四肢近端(如上臂、大腿、臀部),肿块生长缓慢,一般呈扁圆形或分叶状,质软,边界清楚,与皮肤无粘连,按压时一般无疼痛,但也有部分脂肪瘤因压迫周围组织或神经等出现按压疼痛,各年龄、性别均可发病,肥胖人群相对可能更易发生。
四、腱鞘巨细胞瘤
成因:病因不明,可能与局部慢性损伤、炎症等有关。
表现:多见于手指和手部,也可发生于足、踝等部位,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结节,质地较硬,边界清楚,可推动,一般生长缓慢,当累及小腿后面时,按压可出现疼痛,各年龄、性别均可发病,有手部等部位慢性损伤病史人群可能相关风险增加。
五、感染性病变
成因
-细菌感染:如局部皮肤受外伤后,细菌入侵引起毛囊炎、疖肿等,初期可表现为局部小硬块,按压疼痛,常见于皮肤卫生状况差、皮肤有破损未及时处理人群,各年龄、性别均可发生,儿童皮肤娇嫩,若不注意清洁易出现。
-病毒感染:如寻常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表现为黄豆大小或更大的丘疹,表面粗糙,质地坚硬,按压时可有疼痛,不同年龄、性别均可发病,机体免疫力低下时更易感染。
如果发现小腿后面有小硬块按压疼,应及时就医,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超声等)明确病因,然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例如皮肤纤维瘤、较小的皮脂腺囊肿等若无症状可观察,有症状或较大者可考虑手术切除;感染性病变则根据具体感染类型进行相应抗感染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