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鹅口疮
1.病因: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常见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或母亲乳头不洁等情况。
2.表现:口腔黏膜出现白色乳凝块样物,多见于颊黏膜、舌、牙龈及上腭等部位,不易擦去,强行剥离后局部黏膜潮红、粗糙,一般无疼痛,不影响进食,但可能导致宝宝稍有不适。
二、疱疹性口炎
1.病因:由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引起,多通过飞沫、唾液及疱疹液直接接触传播。
2.表现:口腔黏膜可见单个或成簇的小疱疹,周围有红晕,迅速破溃后形成浅溃疡,表面覆盖黄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宝宝常出现哭闹、流涎、拒食等症状,可伴有发热、烦躁等全身表现。
三、手足口病
1.病因:主要由肠道病毒(如柯萨奇病毒A16型、肠道病毒71型等)感染引起,通过密切接触传播。
2.表现:除口腔出现疱疹或溃疡外,手、足、臀部等部位也可见疱疹或皮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宝宝可伴有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
四、其他可能情况
若宝宝嘴巴长小白泡泡同时伴有发热、精神差、呼吸急促等异常表现,需警惕重症感染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日常需注意保持宝宝口腔清洁,喂奶后可喂少量温水清洁口腔,奶瓶奶嘴定期消毒,避免宝宝接触感染源,密切观察宝宝症状变化及全身情况,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尽早到儿科就诊明确诊断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