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乳头清洁与干燥
每次喂奶后,可挤出少量乳汁涂抹在乳头表面,因为乳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等营养成分,有一定的修复作用,且乳汁中的乳糖可以抑制细菌生长。用干净的纱布轻轻擦拭乳头,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细菌感染影响愈合。对于哺乳期女性,要注意喂奶的正确姿势,减少对乳头的摩擦。比如婴儿应将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含在口中,而不是仅仅含住乳头,这样能分散对乳头局部的压力。
局部使用安全的修复产品
可以使用羊毛脂软膏等安全的乳头修复产品。羊毛脂软膏能够形成一层保护膜,隔离外界刺激,促进乳头破损处的愈合。但在选择产品时要确保其成分安全,不会对婴儿产生不良影响。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哺乳期女性,使用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确认产品的安全性。
暂停直接哺乳时的处理
如果乳头咬破较严重,暂时不能直接哺乳时,可以用吸奶器将乳汁吸出,以保持乳腺管通畅,防止乳汁淤积引发乳腺炎等问题。吸奶器的使用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型号和吸力,避免对乳房造成过度刺激。对于有基础乳腺疾病的女性,如乳腺增生等,更要注意及时排空乳汁,降低感染风险。
避免刺激乳头
要避免穿着紧身的内衣,选择宽松、柔软、棉质的内衣,减少对乳头的摩擦和刺激。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避免外力碰撞乳头。对于儿童群体,如果是儿童咬伤乳头等情况,要特别注意保持儿童手部清洁,避免因儿童手部细菌导致乳头感染。同时,要引导儿童正确对待乳头,避免再次发生咬伤行为。
观察愈合情况
密切观察乳头咬破处的愈合情况,如果出现红肿、疼痛加剧、发热等感染迹象,应及时就医。对于哺乳期女性,感染可能会影响继续哺乳以及自身健康,需要及时处理。如果是新生儿咬破乳头,要注意观察婴儿口腔情况,看是否有口腔感染等问题,因为婴儿口腔细菌可能通过咬破处感染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