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抑制胃酸分泌类药物
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中,抑制胃酸分泌是关键环节。质子泵抑制剂是常用药物,如奥美拉唑,其通过特异性地抑制胃壁细胞质子泵,显著减少胃酸分泌,为溃疡愈合创造有利环境;兰索拉唑同样属于质子泵抑制剂,能有效降低胃酸浓度,促进十二指肠溃疡黏膜修复。H₂受体拮抗剂也可用于抑制胃酸,例如雷尼替丁,通过竞争性阻断组胺H₂受体,减少胃酸分泌,对缓解十二指肠溃疡相关症状有一定作用,但相比质子泵抑制剂,其抑酸作用稍弱。
二、根除幽门螺杆菌类药物
若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进行根除治疗。常用的抗生素组合有阿莫西林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发挥杀菌作用;克拉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能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通常还会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如前面提及的奥美拉唑等,构成三联或四联疗法,以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从而促进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及预防复发。
三、特殊人群用药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患十二指肠溃疡时,应避免使用对儿童肝肾功能可能有较大影响的药物,需在儿科医生严格评估后选择安全性高的药物,如某些儿童专用的质子泵抑制剂剂型,用药需谨慎权衡利弊。
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肝肾功能减退,使用药物时要考虑药物的代谢和排泄情况。例如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时,需关注其对肝脏代谢酶的影响以及肾脏排泄功能,可能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品种。
有基础病史患者:若患者同时患有肝脏疾病,使用某些抗生素或质子泵抑制剂时需格外谨慎,因为部分药物经肝脏代谢,可能加重肝脏负担,应根据患者具体肝脏功能情况调整用药方案;若患者有肾脏疾病,使用经肾脏排泄的药物时,要评估肾脏功能对药物排泄的影响,避免药物蓄积导致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