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通液是什么
输卵管通液是一种检查输卵管是否通畅的方法,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检查原理
通过导管向宫腔内注入液体,根据注液阻力大小、有无回流及注入的液体量和患者感觉等判断输卵管是否通畅。一般会将生理盐水或抗生素溶液等通过导管注入宫腔。
操作过程
时间选择:通常选择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此时子宫内膜较薄,可减少出血及感染风险,且处于增生早期,利于检查。对于月经不规律的女性需谨慎选择时间。
操作步骤: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铺无菌巾,双合诊检查了解子宫位置、大小等。用宫颈钳夹持宫颈前唇,将导管插入宫颈管内,缓慢推注液体。注液时需注意压力不能过高,一般压力应低于160mmHg。
适应证与禁忌证
适应证:
-不孕症患者,需了解输卵管是否通畅,如女方有输卵管堵塞可能,可通过通液初步判断。
-曾有盆腔炎等病史,怀疑输卵管粘连等情况。
禁忌证:
-急性和亚急性内外生殖器炎症,如盆腔炎活动期等,此时进行通液可能导致炎症扩散。
-月经期或有不规则阴道流血者,易引起感染且可能混淆病情判断。
-严重全身性疾病,如心、肺功能不全等,不能耐受操作。
-体温高于37.5℃者,可能存在感染倾向,不宜进行。
临床意义
诊断方面:如果推注液体顺利,无阻力,无回流,患者也无明显不适,多提示输卵管通畅;若推注时有阻力,部分液体回流,患者感下腹胀痛,则提示输卵管不通;若阻力中等,有部分回流,患者有轻微腹痛,多考虑输卵管通而不畅。
治疗方面:对于轻度输卵管粘连有一定的分离作用,通过通液时的压力等可对部分粘连起到松解效果,但这种治疗作用相对有限,一般通液次数不宜过多,通常不超过3-4次。
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及注意事项
育龄女性:进行输卵管通液时需严格把握时间、适应证等,操作过程中要配合医生,放松心情,避免过度紧张影响操作及结果判断。术后要注意休息,保持外阴清洁,短期内避免性生活和盆浴,遵医嘱可能需要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有盆腔炎病史者:在进行通液前需谨慎评估,若处于盆腔炎急性期则绝对禁忌,慢性期需严格掌握操作规范,术后更要密切观察有无腹痛加重、发热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老年女性:若因其他原因需进行输卵管通液,要更详细评估全身状况,如心脑血管功能等,操作时动作需更轻柔,术后加强监测,观察有无不适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