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发性痛经仅第一天明显的原因
(一)前列腺素释放特点
女性月经期间,子宫内膜会合成并释放前列腺素,尤其是前列腺素F2α和前列腺素E2。在月经来潮的第一天,子宫内膜脱落较为集中,此时体内前列腺素的释放量达到高峰,前列腺素会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血管痉挛,造成子宫缺血、缺氧状态,从而引发痛经,而随着子宫内膜逐步脱落完全,前列腺素释放量相对减少,痛经症状也就相应减轻。对于青春期女性,由于生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月经第一天前列腺素释放更显著,所以原发性痛经多以第一天明显为主,这类女性一般随着年龄增长、生殖系统发育成熟,痛经情况会有所缓解。
(二)子宫收缩特性
月经第一天,子宫的收缩频率和强度相对更高。子宫肌层不协调的收缩会影响子宫的血液供应,导致子宫肌肉缺血缺氧,进而引起疼痛。而随着月经进程推进,子宫收缩逐渐趋于协调,疼痛也就随之减轻。对于有久坐、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女性,可能会使得子宫肌肉张力异常,在月经第一天时子宫收缩更易出现紊乱,加重痛经表现。
二、继发性痛经仅第一天痛经需警惕的情况
(一)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的子宫内膜也会随月经周期发生周期性出血。但部分患者可能在月经第一天时,异位内膜出血相对局限,刺激引起的疼痛主要在第一天较明显。比如一些育龄期女性,有子宫内膜异位到卵巢形成巧克力囊肿等情况,月经第一天囊肿内出血刺激周围组织,引发疼痛,随着月经持续,出血可能扩散,但早期第一天疼痛相对突出。
(二)子宫腺肌病因素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的病变。月经第一天,子宫肌层内的异位内膜组织出血,导致子宫肌层收缩异常加剧,引起疼痛。对于有多次宫腔操作史(如人工流产等)的女性,更易患子宫腺肌病,月经第一天时由于子宫肌层内出血情况相对明显,痛经可能更突出。
三、缓解痛经的一般措施及特殊人群注意
(一)一般缓解方法
生活方式调整:月经期间要注意保暖,尤其是下腹部,可以使用热水袋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子宫痉挛。对于有痛经的女性,无论年龄、是否有基础病史,都应避免食用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比如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时间,避免熬夜。
非药物止痛:疼痛较轻时,可以通过适量运动,如散步等,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痛经,但要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大。对于青春期女性,运动缓解痛经是较为安全有效的非药物方法;对于育龄期女性,也可通过适度运动改善身体状态减轻痛经。
(二)特殊人群注意
青春期女性:青春期女性出现仅第一天痛经时,要关注自身身体变化,若痛经逐渐加重或伴有月经异常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同时,要进行正确的生理卫生知识教育,帮助其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来应对痛经。
育龄期女性:育龄期女性若痛经情况影响生活质量,在排除原发性痛经后,对于继发性痛经相关疾病导致的仅第一天痛经,要积极排查病因。比如怀疑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情况,需进行妇科超声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根据具体病情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在治疗过程中要考虑其生育需求等情况。
有基础病史女性:对于本身有妇科疾病基础病史的女性,如既往有盆腔炎病史等,出现仅第一天痛经时,要密切观察痛经变化与基础病史的关联,定期进行妇科复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