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怎么办

一、非药物干预措施

1.调整饮食:

对于轻症腹泻患儿,可继续母乳喂养或正常饮食,保证营养摄入;对于严重腹泻者,可暂时减少辅食添加,改为低脂、易消化食物,如米粥、面条等,待腹泻缓解后逐步恢复正常饮食。成人腹泻时也应避免进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2.补充水分:

腹泻易导致脱水,需及时补充水分。可少量多次饮用口服补液盐,以预防和纠正脱水。婴幼儿腹泻时更要密切关注尿量、精神状态等,及时补充液体;成人若出现口渴、尿少等脱水表现,也应尽快补充水分。

3.充分休息:

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腹泻时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减少体力消耗,促进肠道功能修复。

二、药物使用原则(仅提及药物名称)

若腹泻症状较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泻药物,如蒙脱石散等。但需注意,儿童使用药物需谨慎,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避免随意使用强效止泻药掩盖病情。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等,使用药物更需谨慎,应在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用药及选择合适药物。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幼儿:

婴幼儿腹泻时脱水风险更高,需密切观察精神状态、前囟、眼眶是否凹陷、尿量等情况。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若出现频繁呕吐、高热、腹泻量大或持续不缓解等情况,需立即就医,避免延误病情。同时,护理时要注意臀部清洁,预防红臀。

2.老年人:

老年人腹泻易导致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问题。需关注其尿量、皮肤弹性等,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由于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腹泻时应谨慎用药,必要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针对性处理。

3.孕妇:

孕妇腹泻需格外谨慎,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缓解症状。若腹泻严重或伴有腹痛、发热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案,避免自行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