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躁症症状有哪些?

一、情绪表现层面

1.持续性易激惹:患者相较于常人更容易被激怒,日常生活中很小的事情都可能成为导火索,例如他人不经意的一句话语、轻微的动作触碰等,都可能迅速引发其强烈的愤怒情绪,这种易激惹的状态持续时间较长,并非偶尔短暂出现。

2.频繁情绪爆发:会毫无预兆地出现情绪爆发,爆发时情绪极为激动,难以自我克制,表现为大声叫嚷、情绪失控大哭或暴怒等,且爆发的频率相对较高,严重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工作和社交。

二、行为表现层面

1.攻击倾向行为:在情绪爆发时可能伴随攻击性行为,如对身边的物品进行破坏,像摔打家具、折断物品等;还可能出现对他人的攻击,比如推搡、拉扯他人等,这种攻击行为可能对自身及他人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2.冲动性行为:做出一些冲动且不计后果的行为,例如在冲动情绪下突然离开当前场景,或者采取一些危险的举动来宣泄情绪,这些行为往往违背其自身的正常行为模式和理性判断。

三、认知表现层面

1.偏执思维倾向:存在偏执的认知特点,总是倾向于认为他人对自己有恶意,过度解读他人的言行,将他人正常的交流或行为误解为针对自己的挑衅或贬低,进而引发强烈的暴躁反应。

2.注意力偏差:在认知上可能出现注意力偏差,难以将注意力集中在正常的事务上,更多地聚焦于可能引发其暴躁情绪的因素或情境,导致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判断出现偏差。

四、社交影响层面

1.人际关系受损:由于频繁出现的暴躁情绪和相关行为,患者的人际关系会受到严重影响,与家人、朋友、同事等的相处变得困难,容易因为暴躁表现而产生冲突,导致人际关系疏远或紧张。

2.社交回避倾向:为了避免因自身暴躁情绪引发不良后果,可能会出现社交回避的情况,减少参与社交活动,进而进一步影响其社会功能和心理健康。

五、身体伴随表现层面

1.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在暴躁情绪发作时或频繁处于暴躁状态下,可能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身体表现,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等,长期如此还可能对心血管等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2.肌肉紧张:由于长期处于紧张的暴躁情绪状态,身体肌肉也会处于紧张状态,可能导致肌肉酸痛、僵硬等问题,尤其在颈部、肩部等部位较为常见。